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古人旅遊與文化交流

古人旅遊與文化交流

“旅遊”這個詞自古就有。如南朝沈約《傷寒論》中說:“壹年之春,旅遊引客。”

中國的旅行記錄是典型的老子和孔子的“漫遊”。老子是管理史書的小官。因為他崇尚自然,向往隱居生活,所以辭職離開了。他壹路西行,到了關中後,與當地的尹交好,在陜西關中西部的周至東南山上建臺講學,撰寫了《道德經》。後來老子繼續西行,我也不知道去了哪裏。

孔子的漫遊是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孔子辭去魯官職後,帶領弟子周遊世界,過了十三年的漫遊生活。路過泗水時,他望著湍急的河水,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樣的感嘆,無疑是受到了山川自然的啟發,理解了人生哲學。

在古代,像老子、孔子這樣有機會漫遊的人並不多,因為中國傳統社會是農業社會,這就決定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閑暇去旅行。此外,由於受孔子“父母在此,所以不遠遊”的影響,再加上生產力落後,經濟條件有限,旅遊活動無法在廣大民眾中開展。所以,中國傳統的遊客,要麽是王孫,要麽是文人,要麽是宗教僧侶。

對於古人來說,旅遊是追求壹種“人在旅途”的生活方式。在漫遊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以山水為審美對象,從中感悟人生哲理,消解憤懣之情,消解浮躁之氣,慰藉心靈,寄托精神。

謝公的遊山玩水之情,與五聖山中的李白頗為相似,沒有遠近之分,按照我壹生不變的習慣,但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來看,李白的視野更開闊,閱歷更豐富。李白成年後,除了短暫的仕宦生活,似乎大部分時間都在遊歷,天下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清代學者張潮說:“文章是書桌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遊山玩水也是看文章。古人通常壹次漫遊很久,壹般在路上找機會學習。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深入名山大川、歷史聖地,彌補讀書學習的不足,獲得了第壹手可靠的史料。《史記》是司馬遷強巡之後完成的。

中國幅員遼闊。自古以來,各種地貌錯綜復雜地排列在壹起,有平原,丘陵,湖泊和山脈。古時候出門遠行,就是要穿越山河。“很難去”不只是嘴上說說。李白在《蜀道難》中感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古人出門所用的交通工具反映了他們的經濟地位和階級水平:普通人多以步行為主,文人墨客愛騎馬,馬車是權威和財富的象征。

古代文人熱衷於漫遊名山大川,流連古跡,徜徉於山水之間,陶醉於田園風光,尋找精神慰藉和精神寄托。地理學家徐霞客走遍中國39年。他每天寫日記,用清新凝練的語言描述個人的經歷和經歷,日記被後人編成《徐霞客遊記》。由於其文字生動、描寫精細、藝術感染力強,本書不僅具有地理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元朝時,意大利人凱爾波羅遊歷中國17年。《馬可·波羅遊記》詳細記錄了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對歐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此外,旅遊也是文化交流的機會。漢代張騫的西域之行,開啟了絲綢之路沿線文化交流的通道,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古代地域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使旅行成為了解自然和社會的重要方式,使旅行和觀光成為文化交流和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渠道。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