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四川音樂學院地理位置

四川音樂學院地理位置

四川音樂學院地理位置

城市概況:四川省省會成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川西平原腹地,東臨龍泉山,南接雲貴高原,西臨邛崍山,北依秦嶺,總面積1.26萬平方公裏,人口1.1萬,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城市。

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陸空交通樞紐,交通四通八達。以成都火車站為起點,成渝、寶成、成昆、成大等鐵路線分別通往重慶、貴州、雲南、甘肅、陜西、河南、湖北等省市;川藏、川滇、川陜、川青、成渝等公路幹線通往西南、西北省份;省內公路發達,有多條幹線或高速公路通往省內各大城市,連接鄉鎮和縣的公路,在成都平原上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網絡。成都也是中國西南最大的機場,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最大的機場之壹,有16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飛往國內外60多個大中城市,旅遊吞吐量居全國第四位。

歷史沿革: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既然有確切的記載。成都有2300多年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的開明王朝就遷都成都,並采取了紂王“壹年成市,兩年成都”的舉措。因為它的名字,成都從此與它結緣。

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照鹹陽建制修築城墻。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中國設立13州史部,四川在成都設立益州史部,統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被稱為“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決定在成都成家立業。東漢末年,柳巖作為“益州牧”遷居成都,並以成都為州、縣、郡。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非常發達,有“錦官”,所以稱為“錦官城”或“錦城”。其他手工業如絲巢、絲織、鹽煮、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時期成都商業發達,秦時成都成為全國性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7.6萬,人口近40萬,是中國六大城市之壹(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少城”是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這裏有堆積如山的商品、商店和攤位。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和王寶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像磚和畫像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中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三,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術、印刷術發展迅速,經濟地位被稱為“陽壹夷二”(揚州第壹,成都第二)。“蜀繡”是中國三大名繡之壹,“蜀錦”被視為貢品珍品,產量居全國之首。成都是中國木刻印刷的發源地之壹。晚唐時期,大部分印刷品來自成都。除了全國重要的菜市場和蠶桑市場,成都還有壹個“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市場。在唐代,作家雲集成都,李白、杜甫、王波、陸、高適、、薛濤、李商隱、陶勇、康舒等大詩人都曾在成都短期居住。到了唐代,成都發展了開漠河池、百花潭等旅遊景點。貞觀年間,在城北建有建元寺。唐朝時期改名昭覺寺,被稱為“川西第壹叢林”。

宋元時期,成都繁榮,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的規模擴大了,品種增加了。蜀錦的品種從唐代的10多種發展到宋元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飛魚、孔雀帶花、如意牡丹等新的圖案。成都每年運送的絲貨,占全國各地運送總量的70%以上。成都的造紙水平很高,唐朝朝廷曾經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籍必須用成都產的麻紙抄寫。唐宋時期,成都有專門的蠶市、藥市和花市。由於商業的發展,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出現在成都。北宋仁宗年間,在益州(即成都)設立官辦交子業務,由政府公開印制,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外交部,總部設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政治部改為四川省,四川省的名稱正式出現在歷史上。辛亥革命後1914年,北京政府發布通令,撤銷成都行署,改稱西川路,由此產生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和華陽合並為壹個市,成立市籌備辦,下設辦公廳和文件。1922,市籌備辦更名為市編辦。1928年,市府設為市政府,國民政府將成都設為省會城市,四川省省會。1949 65438+2月27日,成都解放,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壹直是四川省的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單列為國家計劃,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成為全國14計劃單列市之壹。

經濟發展與消費: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6632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402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758654.38億元,增長65.438+04.6%;第三產業增加值764.9億元,增長13.0%。人均GDP 16239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2.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全口徑財政收入181.81億元,增長22.7%;地方財政收入89.02億元,增長28.5%;財政支出6543.8+029.68億元,增長22.73%;全部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635.6億元,增長16.8%;各項貸款余額2181.8億元,增長23.8%。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市場價格總水平略有下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1.3%。

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1.86元(按新口徑計算),比上年同口徑增長10.4%;人均消費支出6847.17元,比上年增長3.6%。

文化活動(教育):教育穩步發展。年末有66所高校,在校生30.6萬人,增長26.5%。成人高校80所,在校生25.6萬人,增長21.5%;職業教育下滑趨勢得到扭轉,並有上升趨勢。市屬中等職業學校超額完成招生計劃,招生總數比2001增長40%,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中小學(含職業高中)2671所,在校生1.352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96%,小學畢業生(含外國留學生)入學率為1.01.8%。2002年,全市初中畢業生入學率為78%。有65,438+0,694所幼兒園,256,5438+0,000名兒童。衛生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817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66個。床位4.2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3.9萬張;衛生技術人員61,00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5萬人;全年診療總人次4023萬。農村衛生建設項目35個,總投資4703萬元,農村醫療網點覆蓋率78.0%。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區域衛生規劃已獲省政府批準並逐步實施。

四川曲藝是在四川民間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演形式多樣,鄉土氣息濃厚;因為場地不選,道具簡單,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著名音樂人何綠汀於1981出席首屆“蓉城之秋”音樂會,聆聽四川曲藝唱腔,被譽為“民樂藝術”的寶貴資源。成都有省市曲藝團、縣區曲藝團等專業團體,經常深入農村、工廠、城市茶園演出。成都曲藝團位於市中心繁華街道春熙路,是新建成的排練場地。可容納300多人,國內外藝術家、專業研究人員前來采訪、觀摩。按四川地方特色的曲藝形式多樣,有十幾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氣候: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征。在亞熱帶季風氣候下,早春、夏熱、秋涼、冬暖,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mm。成都的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壹是多霧,日照時間短;第二,空氣潮濕。所以夏天雖然氣溫不高,但顯得悶熱;雖然冬天平均氣溫在5℃以上,陰天多,空氣潮濕,但是看起來很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月份,冬春兩季雨水少,冰雪少。每年3-6月,9-165438+10月是遊覽成都的最佳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