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探索“千古第壹村”——流坑

探索“千古第壹村”——流坑

也許我是無知的。在我到達江西省樂安縣之前,江西省的明清建築主要集中在婺源地區,如李坑、春嶺、李坑等。到了離樂安38公裏的柳坑古村,我大吃壹驚。它的面積之大,古建築之多,布局之巧妙,文化之深厚,是其他古村落望塵莫及的,但由於它的低調內涵,很多人並沒有像我壹樣了解它。那我們就走進柳坑古村壹探究竟吧!

在古村落流坑看今昔

流坑古村位於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處的樂安縣恬妞鎮。從集安驅車約壹個半小時到達流坑古村落旅遊服務中心,是壹座集古典韻味和現代風格於壹體的建築。柳坑古村人才輩出。這個村的歷史上,有兩個狀元,三十四個秀才,七十四個舉人。離村子不遠處,壹簇簇古樟樹像壹把頂開的大傘,點綴著、遮蔽著整個村子。碧綠的樟樹葉映襯著藍天白雲,融化在灰白色的建築裏,把我帶入了浩瀚和神秘。壹股久違的鄉愁瞬間在我心中蕩漾。

柳坑古村始建於五代,興起於宋代,衰落於元代,興盛於明清,弱於民國。這個古村落背靠青山,三面環水。它位於丘陵地區的盆地中心。在盆地的東南角有壹個缺口。壹條清澈的河流從東南部的群山中流出。河水清澈悠揚,在村邊掉頭向西,給了柳坑村水枕山的勝利,灌溉了船筏。遠處山青水綠,霧氣飄飄;附近,河流環繞,參天古樹彌漫著凝重祥和的氣息;村子周圍的江邊,野鷗聚集,百鳥歡唱;村子周圍的水面清澈可愛,清澈中有壹種細膩的狀態;古村院外,青磚綠柳。彎彎的小河,靜謐的古村落,遼闊的藍天,悠悠的白雲,窄窄的石橋,構成了古村落詩意的輪廓。

壹群穿著各式衣服的農婦,沿著河邊的青石板洗著被子,動作嫻熟優雅,不經意間給古村落增添了幾分閑適。古村周圍的這條河叫烏江,與楚自殺的地方烏江同名。然而,是母親河千百年來哺育了古村的柳坑,給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柳坑的村民無盡的溫暖,甚至給了千千的遊子無盡的鄉愁。

古村的大街小巷都是青石鵝卵石鋪成的,讓路人可以避免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道路泥濘的痛苦。巷道不到兩米寬,夾在兩邊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中間,因為在轉角處看不到盡頭,煙雲縈繞如夢。壹排排老房子早已被風雨侵蝕,鮮艷的色彩已經褪色,卻給我們留下了溫暖的藍色遐想。在流坑村現存的500多座建築中,明清傳統建築和遺址260座,其中明代建築和遺址19座,亭臺樓閣59座,祠堂50余座。是江西唯壹類型齊全、數量眾多、規模宏大、特色顯著的古建築群。

古村落中的浮坑不僅是儒家文化長期影響騙人的結果,也是中國經濟南移大趨勢的結果。隨著南方經濟的迅速崛起,科舉制度為有準備的南方人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壹批又壹批的作弊者也加入到科舉入仕的大潮中,在帶來大量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種種榮耀。於是,以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蘊為基礎,輔以政治資本和經濟實力,壹個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柳坑村異軍突起。

不看村子就從坑裏回來。

當我遊向燈籠時,燈光暗淡,像壹個困倦的老人的眼睛。小巷縱橫交錯,鵝卵石路面閃著無辜的光。由於改造和發展的需要,古村的大部分居民已經搬出了村子。只有幾個老人暫時不願意離開村子,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壹輩子住在老房子裏。而我成為了古村此刻唯壹的遊客,這正是我想要的。因為它能讓我安靜、不受幹擾、不聚焦地感受到古村落的真實氣息,與那些經歷了幾百年風雨的老房子對話,從那些斷墻、高墻、幽巷、懸煙柱中探尋老房子主人的生活印記,傾聽他們的故事。

我走過狹窄的小巷,常常是老房子的門大開著卻空無壹人。烏江如弓背,龍湖如弓弦。地勢高弦低,依勢而建古村。烏江繞村而過,龍湖穿村而過。遠處青山環繞,古村民牌樓。所謂“馬天南池,雪峰北曲,玉屏東柱,晉江Xi直”。其中壹個山盆肥沃肥沃,是天然的。典型的風水寶地。古人對風水的認識和重視在流坑古村達到極致。

柳坑古村的建築布局以八條街巷為基礎,“壹橫七縱”。主巷對面是烏江,將河中的風引入村中。有完整的排水系統,風水格局完美。小巷密如蛛網,與主幹道縱橫交錯,形成交通網格。從任何壹條小巷出發,都可以到達古村落。巷道的起點和終點都有前途建築,早開晚閉,有防禦功能。除了這些基本結構,村裏還有祠堂、廟宇、閣樓、牌樓、商店、水井、塔、墳墓、書院、橋梁等古建築。在古村留下的古物中,那些雕刻是最令人驚奇的。磚雕、木雕、匾額、壁畫等。都非常精致,他們的文化特征是珍貴的。在這裏,流坑古村向世人展示了壹個完整的古代文明遺跡。

龍湖兩岸有廊橋,將古村落連成壹個整體。這既是壹條大道,也是壹個聚會場所。村民們把這座橋當成了城市。每天早上5點,大橋市場已經是壹片熱鬧景象。蔬菜、糧油、水果、魚和家禽等當地產品將在這裏交易,以交換所需商品。市場散場後,那些水泥攤位瞬間變成了休閑桌椅。村民在這裏談農桑,看風景,是壹個安靜、自然、祥和、安寧的山居。

掃過歷史的塵埃,柳坑古村壹直處於陳舊狀態。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翻倒的柱廊、散落的瓦片、風蝕的雕花窗、斑駁的彩繪門。許多不知名的高庭四合院被改造,其中壹些已經易手;人去樓空,草長鶯飛,寂寞難耐。漫步流坑,無論是穿行七橫壹縱的小巷,還是航拍俯瞰流坑村的整體布局,都能明顯感受到古代風水文化在建築上的痕跡。在巷道建設上,流坑古村采用了七橫壹縱的梳狀格局,巷道內部有很多小巷縱橫交錯,如同迷宮壹般。每條巷道的首尾都有了望塔,與村墻縱橫相連。所有的瞭望塔關閉後,整個村莊將完全關閉。這種設計有利於特殊時期的防匪防盜,保證全村長治久安。

很多遊客在參觀柳坑時,壹面贊嘆這些明清建築規模之大、布局之合理、功能之齊全、保存之完整,猶如理想之城,壹面又好奇是什麽成就了這個千年古村的輝煌歷史?有人說是種田讀書,有人說是農商興旺。眾說紛紜,甚至在當地,也沒有定論。

種田,讀書,傳家寶,興東施。

柳坑古村面積約3.61平方公裏,1200戶,6000余人。流坑古村全村以董姓為主。根據董氏族譜,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大學者董仲舒為始祖,唐朝宰相董謹為近祖,董謹六世之孫。據考證,流坑古村建於五代南唐,是壹個以東施為血緣關系的家族村落。村裏有“壹門五士,兩朝四臣”的說法。“文武雙全,士如星辰”的美譽古村落也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壹個縮影。在10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東施精英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團結各民族,維持秩序,穩步發展。在元朝,這個古村落被士兵燒毀了。明清時期,村裏有識之士延續祖業,興辦學校,修樂建廟,發展竹木貿易,使柳坑村再次繁榮起來。

北宋初,朝廷開始重文輕武,科舉升官。流坑創始人的長孫董抓住時機,辦起了大學堂和圖書館,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是董的侄子董純在1015年中進士,然後是1年文武狀元。從此人才輩出,種田讀書蔚然成風。直到清朝中期,柳坑* * *考了34個進士,78個舉人,100多人考上了官。這壹驚人的成就在中國歷史上任何地方都是罕見的。

在柳坑古村,對科舉興家的重視,在村裏的很多建築上都有明顯的體現。我們在村裏看到壹座懷德殿,主墻上有壹幅淺浮雕壁畫。畫中的元素很多,但都有做官的吉祥寓意。

柳坑村西側棋盤街上還有壹座狀元樓,建於南宋,為紀念南宋狀元董而建。清末重建,但很多柱子還是明朝的遺物。閣樓上掛的“狀元樓”匾額和“南宮謀士文章貴,北闕姓先”的對聯,據說是朱所寫。建造這座建築的目的是鼓勵東施後人牢記科舉。

在村莊的北部,有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文遠,建於明朝中葉。它是壹座帶庭院的三級硬山建築,有前廊、前後天井、狀元橋、上堂、池畔、花園和圖書館建築。這是柳坑古村最大的書院和學者聚集地。據說那個圖書館曾經有壹萬冊書,但是已經被毀了。據記載,明清時期,流坑有圖書館、學校近30所,在中國文化名鎮中獨樹壹幟。可見東施先民對後代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視,而這些重修祠堂、圖書館的做法,也是文化傳承對後代的深遠影響所致。(圖/鄧)

中國周刊

《中國周刊》在全國發行,每月5日出版。

郵政編碼是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