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旅游日记 - 中山鎮的人文歷史

中山鎮的人文歷史

該鎮還以軍家方言島著稱,與客家話兼相使用的軍家話,像壹個獨立的語言孤島,處在客家的包圍之中,歷經五六百年而不衰,這種奇特的現象,為語言學家提供了壹個新的研究領域,豐富的文化資源、旅遊資源有待開發利用。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始置汀州,並辟武平(今中山)、南安(今平川)二鎮。南太保三年,並武平、南安為武平場。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年994年)升為武平縣。中山為當初場治和縣治所在地。明洪武二十四年正月,設武平千戶所,簡稱武所。據民《國武平縣誌》,明朝有三十五姓軍籍調住武所。其中,來自江西的就有十七姓氏,除吉州(今吉安)永豐的危氏,九江德化的張氏王、丘、艾、李、余、車、吳、周、許、舒、程、鄔、董、劉、洪等十五姓均來自撫州。從語音和詞匯來看,軍家話與贛語有相似之處,但他們有強例的獨立與武平客家話之外的意識,對進入軍家人家庭並成為其中壹員的客家人,要求學會軍家話。這種強列的意識使軍家話代代相傳

武平中山鎮位於閩粵贛邊界的客家地區,是千年文化古鎮,素有“小京城”之美稱。唐寧時是武平縣的場治、縣治所在地,舊稱武平所,簡稱武所。中山三個村落,人不愈萬,方圓不過十裏,卻聚居著100多個姓氏人家,並自清朝以來壹直廷續至今。這壹文化奇觀在全國各地鄉鎮絕無僅有,備受海內外學術文化界的關註,被譽為“客家百姓鎮”。

武所有三城二廓,三城是指:老城、新城、片月城;二廓指石廓和聖婆廓。“未有皇城、先有石廓”的民間諺語告訴我們這裏是先有廓,然後才有城;武所有5座城樓,8個城門,其中迎恩門(東門),永安門(南門)、平安門(西門)、常樂門(北門)為老城門,通濟門、朝陽門、水門、文明門為新城四門。城周是護城河,新城朝陽門外時教場,舊時練兵之地。這些前後歷時100多年的建築,如今只僅存“迎恩門”。它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比tian~an-door(1417年)早建二十六年,在迎恩門城上,建有石樓壹座,雄偉壯觀。當妳登上城樓時,可府瞰新老兩城全景,正如舊時的寫照:“壹腳踏雙橋、兩岸森林燈塔,沿城魚兒跳,千戶入雲霄。”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燦爛輝煌。城樓上蒼苔覆蓋的城磚,斑駁的樓匾、殘余的兩根石柱是凝固的歷史。

在新老城的通行要道和十字路口,設有旋轉虛幻,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花燈。客家地區元宵鬧花燈,壹般只有3天,中山卻是7天,從正月十三壹直鬧到十九,“武所鬧花燈,如同南京城”,據說這是朱元璋皇帝特許的,算是給思鄉的將士壹點慰藉。這裏的花燈規模特大,壹架花燈上下兩層,象座小小的房子。上層是千奇面巧的彩繪走馬燈罩,“天仙送子”、“三元及第”、“八仙賀壽”、“張生逾墻”、“魚躍龍門”、“金雞啼曉;……繪盡人間景致。每架花燈七十二個燈盞圈,表示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下層為木偶戲臺,遊人上觀花燈,下觀傀儡,而這樣的花燈傀儡多時竟達10余臺,真讓人目不暇接。

新城最突出的歷史遺留要算至今兀立於風雨之中的相塔(又叫潰尾塔),它建於嘉慶辛亥年(公元1551年),塔高14.7米。該塔分為七層,每層呈八角形,壹至五層,每層四周開有互為稱的門孔,六、七層內實行封頂,塔頂已崩潰不全,葫蘆形頂尚可辨認。

走出古街,可以看到武溪河上的永安橋,這是武所十座古橋最大的壹座。全長1114米,高17米,寬3.5米,落成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相傳清吧紳士王穆堂夫人八十大壽時,她慈善好施,壹聞中山通濟橋(當是橋名)又破壞了,吩咐子孫做壽不設宴,把設宴錢款重建此橋。這次重建後,把通濟橋改名為永安橋,在八拱上方中,相間嵌著二十石匾額:壹曰“永安”壹曰“母命繼光”。留傳至今。

武所的歷史遺跡還有壹水三古橋、壹樹遮三城、七鞭打猛虎、九井十壹廟,九圍十八寨等,向後人昭示著它的千年興衰。

我收集到的中山102姓是劉、趙、徐、曾、賴、鐘、李、林、淩、馬、紀、戴、牛、王、潘、程、廖、歐、蘭、藍、危、丘、周、石、洪、張、邱、謝、羅、修、吳、賈、溫、陳、俞、阮、彭、鄔、熊、楊、饒、聶、董、胡、蘇、汪、龔、古、陶、盧、綠、許、童、鄒、鄭、呂、文、魏、巫、幸、本、卓、溧、塗、孫、莫、馮、田、曹、夏、倪、練、湯、艾、雄、能、沈、傅、黎、高、葉、江、宋、仁、帶、華、季、管、麥、侯、黃、莆、連、朱、蔡、何、舒、余、龍、翁、範、鄧

朱元璋壹聲號令,送來了 35 姓

“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依靠功臣奪得天下的朱元璋,殺起功臣來可是眼也不眨。炮打慶功樓,廢除巫相而分權六部,創設衛所而又讓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分別掌管……朱皇帝穩坐金鑾椅上集全權於壹身,全國 180 萬軍隊就這樣編入各個衛所之中。現在的中山,成了武平千戶所駐地,從此稱為武所。

中山姓氏的第壹次激增,朱元漳實在是功不可沒。其時,這壹帶草寇造反,朱皇帝下令平亂。面面相覷的武官們個個腦滿腸肥身長膘,實在不願再勞神奔波了。朱元璋腦門壹轉,喚人端來壹大缸帶毛的生豬肉,說是誰能當場吃下生毛豬肉便免於出征。 18 個武官想起老婆孩子熱炕頭,咬咬牙關,毅然站出來茹毛飲血、須臾毛肉食完、 18 勇士正暗自慶幸度得壹劫,誰料高人頭上有高人,人算怎如天子算,朱皇帝壹道聖旨下:“食毛肉者,真虎將也,壹體加封將軍,出征武平,違者斬。”這壹下, 18 個武官腸子也要悔青了,只嘆命裏犯刀兵,由不得妳也阿哥。

聽到這個吃毛豬肉的傳說,我們正走在太平村相公塅賈屋村道上。賈屋壹村都是 18 將軍之首賈輔的後裔,據說相公塅這個地名也是朝廷賜封的。距此不遠還有相公山、相公寨、相公塔,我不知道這些是否與賈輔和他的部下有關。天已黃昏,若有若無的暮靄罩著這當年的蠻煙荒嶂之地,六百年的滄桑便在暮靄間若浮若沈。當年的賈輔率五千兵卒來到武所,心境壹定也是這般的蒼涼呢 ? 草寇早已聞風星散,朱皇帝卻下死令:出征軍士就地屯墾。回望京城,京城遠在萬水千山外,再也無緣,從此年年月月,淚雨夜夜打濕五千遊子的夢魂。只留下 35 個姓氏落籍武所,只留下令人磋嘆的壹曲姓氏民族:“余危徐舒周富王,邱洪程鄔葉夏陶,候毛賈董祝莫洛,敢吃毛肉真英豪。”

哦,不,留下的還有至今中山特有的花燈戲。客家地區元宵鬧花燈,壹般只有 3 天,中山卻是 7 天,從正月 13 壹直鬧到 19 ,“武所鬧花燈,如同南京城”,據說這是朱皇帝特許的,算是給思鄉的將士壹點慰藉。這裏的花燈規模特大,壹架花燈上下兩層,象座小小的房子。上層是千奇百巧的彩繪走馬燈罩,“天仙送子”、“三元及第”、“八仙賀壽”、“張生逾墻”、“魚躍龍門”、“金雞啼曉”……繪盡人間景致。每架花燈七十二個燈盞圈,表示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當年添新丁的家庭滿上燈油,壹盞盞油燈燃起,旋轉變幻,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喝彩聲裏,面色配紅的木偶藝人從“全福壽、三星高照、四季發財”的酒令中逸出,鉆入花燈下層的木偶戲臺,拖腔拿調的古典戲文便開臺了。遊人上觀花燈下觀傀儡,而這樣的花燈傀儡多時競達 10 余臺,真讓人目不暇接。“大鬧花燈喜事多,抹漿褙紙小心摹,轉戰竅妙有消息,龍燈馬燈去穿梭,碗鑼盆鼓並色板,打起大鈸大銅鑼,笙簫笛子同吹起,彈琴唱曲兩相和,”清康熙舉人林寶樹這段描述,正是中山花燈戲的形象寫照。

血洗武所,空城完成了百姓的聚居

晨曦中,我久久立在武所城殘存的“迎恩門”前。

武所三城:老城、新城、片月城,***有 5 座城樓, 8 個城門:迎恩、永安、常樂、通濟、朝陽、永定、文明、水門,城周是護城河,新城朝陽門外是教場,舊時練兵之地。這些有明壹代前後歷時 100 余年的建築,如今只有“迎恩門”碩果僅存了。蒼苔覆蓋的城磚、斑駁的樓匾,城門頂已坍圮的城樓殘余的兩根石柱、石柱上漫漶不清的文學,似乎都在述說著壹段凝固的歷史:血洗武所城。

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只能閉上眼,去體味清順治 5 年那個KB的黑夜。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那是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清軍在武所文明門外燃起了絕不文明的大火,文明門在火光中坍塌,誓不降清的武所人四散奔逃。而早已埋伏在另七座城門外的清兵刀槍並舉,壹個個無辜的頭顱西瓜般滾落,血流成河,血腥味數月不散。除了壯著膽子從明晃晃的文明門突圍的百姓。其余的幾乎無壹幸免。有的家族就此消失了,有的家族只剩下亂屍堆中逃生的七歲男孩,有的家族甚至只剩下壹個蠕動在母親腹中的胎兒。成千上萬的無主屍骨後來被合葬壹個大墳,墳上石碑大書:“萬人緣”。這個石碑如今珍藏在武平縣博物館,成了那段血腥歷史的鐵證。

然而奇怪的是,慘烈的屠城,並沒使中山的姓氏減少,相反,中山姓氏在屠城之後出現了第二次激增。也許因為這已是壹座空城,荒蕪的土地急待開墾,平定之後,清go-vern-ment廣召流民來此開荒,壹時,各地眾多無家可歸的流民蜂擁而來。壹部分中山的龍姓、朱姓便是從遙遠的雲南尋甸州遷來。龍姓始祖龍鎮海是個參將,順治 6 年奉調駐武所,部下隨征而來,雲南的壹批姓民便落籍中山了。蜂擁而入的還有鄰近州縣的客家居民,盧林蘇張四姓始祖,便是四戶人壹道從永定縣金豐遷來的。四姓***創基業,數百年和睦無間,相親對戚,為讓子孫不忘創業艱難,四姓每逢過年第壹碗菜必食芋頭,歷數百年而不變,在當地傳為佳話。

不久,逃難的原住民紛紛回遷了,畢竟是熱土難離啊。那個伏在亂屍堆中逃生的七歲男孩張承敬,長大後娶妻生子,延下張氏壹脈。而那個遺腹子兩次中舉,光大門庭的故事,更是令人感慨莫名。洪文燦壹家老少都在屠城中成為冤鬼,只有妻丘氏回娘家,幸免於難。丘氏帶著身孕再嫁鐘姓,生下壹個男孩聰明異常, 16 歲便中了舉。歡天喜地的繼父要在祖祠為他慶賀,卻被族人攔在當街。終於知曉身世的舉人拋棄壹切歸宗,在中山重振家業,二年後以洪仲奕的名字第二次中舉,此後幫助異父弟弟鐘葉宗、葉吉讀書應試同登科,壹時傳為美談。誰能想到武平縣洪氏近萬人口,竟是因了這遺腹子而延續發達,至今鄉間還有諺語:“洪鐘***高堂,世代美名揚。”

遠逃的歸來了,新來的紮下了根,經歷了兩次大的飛躍,中山這個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百姓鎮”,終於形成了。

壹頭是歷史,壹頭是現實,我想說……

壹連幾天,我在中山的每壹塊土地上留連忘返。太多歷史的遺跡,在我的腦中光波湧瀾,壹水三古橋、壹樹遮三城、七鞭打猛虎、九井十三廟、九圍十八寨……古跡無言,卻在在昭示著“百姓鎮”千年的興衰。“百姓鎮”是幸遠的,眾多的熱心人,縣鎮領導、機關於部,退休職工乃至目不識丁的農民,都對“百姓鎮”鐘愛有加,中山的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其燦爛前景,這似乎已無須多說。

只是,我似乎想得更多。

中山,千年滄桑的中山,腥風血雨中重新站起的百姓,是怎樣艱苦卓絕地重建基業,那些艱苦奮鬥百折不回的身影,是否還在今天的我們心中回旋 ?

中山,歷史與現實交織的中山,無數古跡托起今天的燦爛,今天,又該以怎樣的腳印拓展明天的輝煌 ?

中山,舉國罕見百姓聚居的中山,百家姓氏和睦相處,其樂融融,靠的是怎樣的凝聚力 ? 這對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能有怎樣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