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装修公司 - 漢劇劇種簡史

漢劇劇種簡史

漢劇是中國地方劇種之壹,舊稱楚、漢。形成於清代中葉的湖北省,以襄陽南部演變而來的西皮為主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涇河、香河、府河、漢河四大流派,俗稱道。它對湘劇、川劇、贛劇、桂劇、滇劇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影響。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漢調傳到北京,加入徽調班社演唱,逐漸融合演變成京劇。

漢劇角色分為十行:壹端、二凈、三命、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棍、九夫、十雜。除了西皮和黃兒,羅羅口音也用得比較多。伴奏樂器有胡琴、秦越、三弦、鼓板等。

民國元年(1912)定名為漢劇。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組建了漢劇流動表演隊。武漢漢劇院成立於1962,由擔任主要演員。

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陜南地方戲是由漢水流域的山歌、山歌、小調發展而來,聲調在漢中地區發音,與湖北類似。擅長文人戲,富有巴山風味,音色清雅,唱腔委婉,言語柔和,語言幽默,表演細膩,樸實大方,唱誦巴山強勁,以川味著稱。板塊式可分為向上調整和向下調整,向上調整多用於表達悲傷、蒼涼、憤慨;向下調節表現出更舒適、明亮、奔放的情緒。20世紀60年代以前,漢中市漢臺區、西鄉縣、鎮巴縣等地演出刁寒黃兒。

刁寒·黃兒的原出生地是資陽蒿坪河壹帶。最早的班級社團活動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據老藝術家馮仁才、邱口述,蒿坪東門寺音樂樓(戲臺)上有壹題壁,上書“乾隆二年八月,甘生班在此歇業”。生於乾隆三十六年的濠平河藝人楊魯泰(楊氏族譜),曾於乾隆末至嘉慶年間率泰豐班在濠平河演出,壹時名聲大噪。嘉慶至道光年間,楊魯泰父子繼續以唱作領班,在西鄉沙河壩、屈家河首次創辦了班,學徒60余人,為培養了洪、賴兩代藝人。“來”字裏最傑出的藝術家是查來松和瞿來壽,“紅”字裏最傑出的藝術家是何鴻生。兩代藝人分散在安康、漢中、商洛、關中、四川等地擔任工頭演出,不斷在各地辦班、授徒,使刁寒黃兒在各地流傳發展。在其流行過程中,受地方語言、民歌、地方戲的影響,相繼形成了漢中、安康、關中、上鎮,並在清末民初出現了眾多的階層、社團和藝人。

漢劇屬於皮黃劇種,早期稱楚劇、楚調,後稱漢調、漢劇,俗稱黃兒。鄂北有“壹清二黃三越調”的諺語,鄂東還有“壹清二戲”的說法,稱漢劇為“亂戲”或“戲”。文獻中曾有湖廣調、黃強調、皮泉調等稱謂。辛亥革命前仍叫漢調,民國初年起改稱漢劇。它的主要聲腔是西皮和黃兒,開創了地方戲曲中皮和春的合奏,從而形成了皮黃的聲腔體系。漢劇流行於長江、漢水流域的湖北省及其鄰近地區,湖南、陜西、四川等省。

黃兒發源於長江中下遊,發源於安徽安慶徽班的黃兒。傳入湖北的四平戲是由湖北藝人發展起來的。西皮由鄯善梆子演變而來,傳入鄂西北襄陽。漢劇原名楚調。這在清朝中期的壹些文獻中有記載。比如乾隆五十年(1785)吳太初寫的《藍燕小譜》,裏面記載了姚清在當名演員的時候,酷愛歌曲和楚調。楚玲和汪祥雲擅長賣蛋糕,唱靖江秧歌和胡莎綿陽小曲。清代範凱在《漢口談》中也記載,漢口著名的楚調演員李翠觀被調至榮慶部,擅長《貴妃醉酒》、《竹篙追舟》、《玉堂春》。

漢調、西皮與春兒的結合是壹個長期的、漸進的融合過程。這種融合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出版的葉《漢口詞》中有所記載:歌中反調最淒涼,急事西皮緩黃緩,聲須圓亮氣須長。漢口十幾個班,今天只有三個班。以上描述是葉袁迢道光十三年重遊漢口時所見。書中還描述了當時前輩與演員的藝術傳承關系,說那天小金的名字很香,嗓子像笛子。這20年來,出名又浪漫的是胡郎。從他的記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慶末年,漢口就有十余個戲班在唱漢調。他們唱西皮和黃兒。正反音都有,已經是聲腔完整的劇了。因此,湖北漢調與皮簧的合流時間應在嘉慶年間。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湖北漢調藝人米應賢、余三勝、王洪貴、劉莉先後進京,帶著春臺、和春等徽班,用中州湖韻唱皮黃,導致班叫徽班,調叫漢調的局面。根據在湖北發現的刁寒藝人米應賢、余三勝等人的家譜,可以證明當時在京的徽州階層中有壹部分是以刁寒藝人為骨幹的。米應仙(1780-1832)曾因在長沙之戰中扮演關羽而被尊為都城。余三勝(1802-1866),道光初年入京,主管當時北京四大徽班之壹的春臺班。當時春臺班也是以中音演員為臺柱,以中國淘氣鬼黃為主唱而出名。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湖北城鎮經濟繁榮,商旅多,殿堂寺廟多,戲場多,為漢調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條件。湖北發展史上,漢劇按流行地區分為香河、涇河、府河、漢河四派,湖北方言稱路。香河路以襄陽、樊城為中心,流行於光華、谷城、南漳、鐘祥壹帶,其中以紅星班最為著名。襄樊也是襄陽調,即西皮調的發源地;府河路以安陸為中心,流行於睢縣、棗陽以南、黃陂、孝感以北,以安陸桂林班最為著名。涇河路,以荊州、沙市為中心,流行於長江流域涇河沿岸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監利等地。漢河路分為上下兩條路。路上以漢口為中心,以皇崗、大冶為中心,流行於孫藝程、習水、蘄春、陽新、銅山等地。

清代鹹豐以後,受戰亂影響,漢調壹度衰落。同治、光緒年間漢口辟為商埠後,各界著名演員、名師再次雲集於此,舉辦了“田”、“雙”、“Xi”三期班,培養了壹批來自的著名演員,如田全、王天忠五醜、陳六洋人、黃雙喜七小不點、羅金喜八貼、陶四喜等。辛亥革命後,陳國新、張建堂等。先後在茶園開辦了田、春、長子三個班,培養了、周天東、鄭天龍等壹批優秀演員。這壹時期,漢劇迎來了壹個新的繁榮時期,漢劇藝人數量大增。於泓源、傅心儀、陳國新等。此時組織了漢劇協會,註冊會員最多的時候達到7000人,還有壹部分流動班社的藝人沒有被納入。到了大革命時期,漢劇突破舊規,吸收女藝人參加演出,舉辦了少女訓練班(又稱新華女班),培養了以新華柴(即)為代表的壹批優秀女演員。這壹時期,漢劇在武漢再次出現繁榮。漢劇藝術家對各種劇種,特別是京劇進行了廣泛的學習和交流,使漢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