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大學城應該是壹座什麽“城”

大學城應該是壹座什麽“城”

大學城,顧名思義,首先當然應該是“教育之城”。最近,廣州市政府通過最新規劃,又提出將大學城打造成為“創新之城”。計劃增6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以滿足各高校未來十年的發展需求。新增建築面積還將用於完善配套,比如為大學城至少1/3教師新建公租房,新建廣東文化館等重點項目。此次規劃也提出對大學城交通體系進行整體提升,提出實現30分鐘到達天河、海珠、番禺的中心,新增兩條隧道。

無論是“教育之城”,還是“創新之城”,都是很好的建設目標。但首先要做的,還是應該把大學城建設成為“生活之城”或“樂居之城”。大學城落成已經十年,對於推動廣東的高等教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於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十年來,大學城也被無數次“吐槽”,主要原因就是配套的問題。大學城雖然美其名曰“城”,但缺乏“城”的基本元素,單調得只剩下了學校,甚至學校的某些基本元素都有所欠缺。

比如說,從教育的角度來講,師生交往的機會越多,對學生的培養越有利。但在大學城,師生關系在某種程度上被簡化為上課關系。老師不遠萬裏地來大學城上課,上完課即匆匆離開。對於大學城來說,老師只是過客,而不是主人。學生與老師深入交流的機會就沒有了。大學城開辦伊始,就是如此,十年後,情況雖然有所改善,但教師在大學城安居樂業的積極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配套問題。

在住的方面,除了各高校自建的周轉房,就沒有老師合適的居所。倒是有幾個商業樓盤,但價格三四萬,不是老師尤其是“青椒”們能買得起的。還有子女入學的問題,本人就職的高校,大學城校區的教工子女還得在校本部的幼兒園、中小學入讀,單程自駕都得四十分鐘。另外還有交通問題、商業配套、文化設施等,不盡如人意之處甚多。老師不能樂居於大學城,受害的只能是學生。

顯然,新的規劃註意到了這些問題,很多措施是具有針對性的,想必實施後,定能提高大學城的“樂居”指數。但我也註意到,有些教職工關註的問題,至少新聞中沒有提到,比如說教職工子女入學、入托的問題。難道還要繼續讓這些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踏上遙遠的求學之路?

政府興辦大學城,從始至終,都在追求壹些宏大的目標,比如說提高教育水平,科技創新等等。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在追求這些宏大目標的同時,是否能同樣關註壹些“細微”的問題,也就是關註壹下承載這些宏大目標的廣大師生切身的生活問題。在這方面,大學城有深刻的教訓,在這裏翻壹翻舊賬,是希望這樣的故事,不要再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