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8句人生箴言,值得壹聽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8句人生箴言,值得壹聽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壹書中曾寫道:“未來盡管不確定,但壹定有新的東西在等著妳。”

我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兩次高考失利後,我於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期間患病休學壹年,畢業後留校擔任北京大學英語老師。1991年9月,我從北京大學辭職,進入民辦教育領域,先後在北京市壹些民辦學校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擔任校長。從最初的幾十個學生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過程。2001年成立新東方教育 科技 集團,2006年9月7日新東方教育 科技 集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這些經歷我與成東青是相似的,但是這期間我所經歷的屈辱、孤獨、失敗以及創業的艱辛等等各種殘酷的現實與復雜的心境是電影藝術人物無法全然表現出來的。

在《中國合夥人》中,成東青為了能追到法律系的第壹美女蘇梅,先是爬上電線桿制造浪漫,而後在未名湖中劃船表白,沒想到蘇梅為了拒絕他,跳入湖中並患上了肺炎。成東青在探望的時候染上了肺結核,休學壹年。蘇梅隨後也拿到簽證前往美國繼續深造並留在美國,成東青創辦“新夢想”英語培訓學校後壹直未婚,把“性生活奉獻給了演講”。

而回顧我的感情生活,卻要慘得多。在5年的大學生活中,我沒有談過戀愛。北大5年,沒有壹個女孩子愛我。我們班最醜的女生都收到過情書,那就是我寫的。直到大學畢業後壹年,我才開始第壹次戀愛,認識了我現在的妻子,妻子的嘮叨也是我棄教從商的壹個因素。我的壹些朋友掙到了更多的錢,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覺得,與他們相比,我是個失敗者。

上世紀80年代末,出國潮最熱的時候,成東青和哥們兒都希望在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讀書,孟曉駿毫無意外地順利拿到簽證,農村出身的成東青則被拒簽,“美國人民暫時不需要妳”。隨後的幾年,成東青又兩次被美國拒簽。

現實情況是,我在北大本科畢業後,就被多所美國大學錄取,但沒有壹所給我提供獎學金。我沒有那麽多錢。如果有人給我獎學金,學什麽我都願意,學宗教也行。我為了攢足去美國讀書的錢,才在業余時間當家教,最後建立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

電影很精彩,現實更殘酷。不管我和電影中的成東青有多少異同,我們身上有壹些***同的特質:自強不息、積極上進、擁有夢想,不管生活多麽艱難都壹如既往充滿希望。

電影中成東青曾經說過壹句話: 夢想是讓妳壹直堅持、覺得特別幸福的事兒 。我覺得夢想是將來回憶時讓妳熱淚盈眶的事兒。

無論是成東青還是我,我想我們只是千千萬萬個奮鬥者的縮影,希望妳能從成東青的故事裏,從我的人生感悟中,獲得不斷向前不斷向上的動力。

常常有人問我關於成功的問題。

我從來不認為我是成功的 ,所以我通常不太願意講成功。如果說我取得了成功,也僅僅是因為我在某壹點上取得了壹點成績而已。說任何壹個活著的人成功都有些言之過早。原因很簡單,任何壹個活著的人,他的生命還要繼續,他的未來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料到。再堅強的人,也無法預料未來他的精神是不是會有崩潰的壹天;再脆弱的人,也無法預料他是不是會有變得堅強的壹天。有不少人曾被媒體贊揚吹捧,最後卻突然遭媒體曝光諸多負面新聞;有不少人曾受到 歷史 的質疑,但最後被證明是真正的英雄。

所以,對我們來說, 成功很簡單,就是不斷地向前走。

有壹次,我在耶魯大學的校園裏看到壹個學生的T-shirt背後用大大的紅色字寫了壹句話叫“ Success is Never Final ”,就是說 成功無止境 。曹雪芹是成功的,因為不管哪個時代都會承認他是中國 歷史 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之壹;牛頓是成功的,因為不管哪個國家都會承認牛頓是人類 歷史 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壹。這些人死了以後蓋棺論定了,可以去論成功。這就是活著的人不能講成功的原因。

常常有人說:“俞老師,妳做新東方是成功的。”我說:“錯了,新東方是每天都在做事情,而且 努力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能叫成功。

我在這個位置上, 任何壹個失敗,都可能被無限放大,任何壹個成功也可能被無限放大,因此它就不再真實。面對不真實的東西,作為當事人,我就壹定要有冷靜和充分的認識。 如果我真人模狗樣地把自己當成功人士我就完蛋了。壹定要把自己看成壹個普通人。理由非常簡單, 我考慮到了新東方失敗的那壹天,或者說我被 社會 當作反面教材的那壹天,我能用什麽樣的心態來面對這樣的現實,實際上這就體現了我有沒有冠軍的素質。

我覺得經歷了這麽多事情,我應該擁有這樣的素質。如果那壹天到了,我會怎麽樣,我其實不知道,但是我現在有這樣的心態做這樣的準備。如果新東方倒閉了,我還會來繼續為大家講述新東方的故事,只不過講的題目換成“我是如何把新東方做沒了的”。這個話題對大家的教益應該要大得多。

只有從失敗中、從錯誤中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經驗和教訓,成功帶來的只是壹種被包裹的虛幻。壹件事做得很順利並不能叫作成功;如果面對壹大堆失敗的屍骨,妳還敢挺胸昂頭向前走,這才叫成功。所以,大家要記住,成功是沒有止境的。

目前整個 社會 對成功的看法是很淺薄的。當人們有錢的時候,沒有人會問這個錢是怎麽來的,只會覺得有錢就是成功,所以富豪榜出來後,如果妳在榜上,人們或多或少會認為妳這個人很厲害。 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衡量成功的標準之壹,但它不是壹個絕對的標準。假如我們都以財富作為成功的標準,未來就可能會迷失在錢眼裏,丟了自己的靈魂和精神。

妳真正專註於金錢的時候,金錢不壹定會來到妳身邊。新東方之所以能夠成功,完全是靠我交到的朋友幫忙,絕對不是我壹個人努力的結果。

真正的朋友,壹定是在價值體系、興趣愛好方面跟我相投或者是能讓我學習的人。 雖然我沒什麽本領,但是我交到的朋友都是水平比我高的人,從這些朋友身上,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新東方真正開始騰飛是在我搭建了壹個新東方的基礎之後,把國外的壹批朋友邀請回來的結果。而這壹批朋友,大部分都是我在北大時認識的。在北大時我學習成績不好,所以壹般不是以領導者的身份去與人交朋友,而是以請教者和學生的身份,即用壹種謙卑的態度去接近別人。只要妳不提太過分的要求,別人都願意接納妳進入他們的圈子,所以我就進入了壹些人的圈子。新東方的另三位創始人中,王強是我當時班上的班長和團支書,徐小平是我當時西方音樂史的老師,包凡壹盡管不是什麽班幹部,但睡在我的上鋪。

俞敏洪、徐小平、王強

我為什麽與他們交朋友?

首先,這三位人品很好,這是前提。其次,他們三位在某壹領域都比我強。比如王強在很多方面天分都很高,模仿能力強,說中英文的水平極高,在北大廣播站當了四年站長。這些我都學不來。但我學到了他的讀書勁頭。他在北大時把自己的生活費壹分為二,壹半用來買飯菜票,壹半買書。就算他把飯菜票全都用光了,他也不會動用買書的錢。如果實在沒有飯菜票,他就借,借不到他就“偷”。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我當時拿國家的助學金,每個月22元。我也把錢分為兩半,11元用來吃飯,11元用來買書。我不大懂得買書,所以當時就跟著王強,他買什麽書我就跟著買,從此養成了買書讀書的習慣。

包凡壹跟我壹個宿舍,我從他身上學到了最重要的東西,完全是塑造我人格的東西。包凡壹是極具自我批判精神的人。他的父親是浙江大學的中國古代文學教授,所以他的古文是非常好的。據他自己說,5歲就能把《離騷》背下來,8歲就能通讀《金瓶梅》。壹個8歲通讀《金瓶梅》的人到了18歲壹定就把人生看穿了,有了40歲人的自我批判精神。

包凡壹是壹個能把自己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全部暴露在妳面前然後讓妳審視的人,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是全都擺出來後,他自己反而沒有心理負擔了。反正妳們想說我的也沒法說了,我就是這樣壹個人,我就這樣在妳面前,我就是這樣真實。

但問題是,我們這群人才剛剛成年,而他8歲就成年了,所以對我們來說心理上有不可承受之重。我們很想維護自己的面子,想讓別人說自己的好處和優點,但他能把妳的缺點和心裏的陰暗面全部揪出來,把妳弄得沒有藏身之地,所以我們就極其痛苦,壹痛苦就反擊,於是我們宿舍就形成了互相打擊、互相諷刺甚至互相侮辱的風氣。到最後,大家覺得互相攻擊沒勁了,於是就自我侮辱,妳說妳是豬,我說我連豬都不如。結果我們宿舍四年就壹直在互相批判中度過。

新東方有壹個特別有名的文化,就是 批判文化和嘲諷文化 。新東方開任何會議都是不表揚的,壹定是把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揪出來狠狠批判。結果,這些家夥從國外回來以後,壹直到今天,我在他們眼中,從來都不是什麽人物。但是我很敬重他們,因為他們在新東方創建了這麽多的業績。我們之間的互相批判是壹點情面都不留的,這樣做反而有好處:醜話都說在前面了,背後沒有了各種風言風語,大家反而能更團結。

其實,身邊有壹群朋友是很好的。王強的讀書精神、徐小平的思想火花、包凡壹的批判精神都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影響,塑造了我的性格。身邊有值得交往的朋友可以開闊妳的心胸,讓妳更有見識,思想更有深度。 千萬不能交那些只會喝酒吃肉而不能給妳的生命帶來意義的朋友。

愛人在家裏帶孩子,每次兒子摔倒或者撞在家具上,開始號啕大哭時,愛人總是用腳跺地或用手拍打家具,壹邊跺腳壹邊打還壹邊說:“打死妳,打死妳,再叫妳欺負我們小寶寶。”兒子看著媽媽的表演,慢慢就不哭了。這是壹種引導孩子推卸責任的行為。通過這種引導,孩子從小就形成了把壹切責任和後果推給別人,自己不承擔任何過錯的習慣性思維。於是,摔倒了是地的錯,撞上了是家具的錯,學習不好是老師的錯,相處不好是鄰居的錯,工作不好是老板的錯…… 最後所有的錯都可以算到別人身上,所有的抱怨都可以發泄到別人身上,唯壹沒有錯的就是自己。

很多人從小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性思維,因此我們很少看到周圍的人有主動認錯的習慣,很少聽到有人說: “對不起,這是我的錯 。”由此 這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是很多人嚴重缺乏責任心和承擔責任的勇氣,最後導致人們喪失了反思能力:既然不是我的錯,我就不用承擔責任;既然不是我的錯,我就不需要反思。

反思是壹種自我反省行為,只有在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時才會反思。壹個人沒有反思能力無關緊要,受害的只有他自己。壹批人沒有反思能力就會互相指責,互相拆臺,鉤心鬥角,到最後摧毀合作的團隊,摧毀大家***同奮鬥的事業。 “ 三個和尚沒水吃 ”的故事,“壹個中國人是壹條龍,三個中國人是壹條蟲 ”的說法,從側面說明了中國人缺乏團隊精神,缺乏承擔責任的能力。如果壹個民族缺乏反思能力,這個民族就是缺乏勇氣的民族,就是接近墮落的民族。在報紙上曾讀到,歹徒在長途 汽車 上侮辱婦女,壹車人視而不見;或者掉下河的人已經快要淹死,會遊泳的人非要讓人掏錢才肯下河相救,這不禁讓我渾身冒冷汗。

因此, 教會孩子們從小承擔責任,從小勇敢地面對生活,是中國父母和中國教育最重要的任務。這壹任務比純粹教給學生知識要重要壹百倍。

兒子在練習走路的過程中,還在不斷地摔倒,不斷地撞到家具上;但我已經禁止我愛人再以跺地、打家具的方式來安慰孩子,取而代之的是 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自己承擔後果,並且使用讓他變得勇敢的語言 :“寶寶,自己爬起來!看,妳壹定能自己爬起來。寶寶不要哭,寶寶真勇敢,撞疼了也不哭,寶寶是最厲害的男子漢。”兒子在淚眼中,終於自己爬了起來,重新邁出了還不夠穩健的步伐,但從這步伐中,我欣慰地看到了他新增的勇敢。

講到“變化”,以及什麽叫改變自己,我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有的人改變生活道路是主動的,有的人是被動的,我就是被迫改變了我的生活道路。

盡管我當初是被動地離開了北大,但今天我的每壹個決定,每壹次改變,都是主動的選擇。我已經從壹個被動的人轉變成了主動的人。 壹個主動的人是能更好地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有壹本書叫《誰動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在北美發行了1000萬冊,在中國短短的幾個星期銷售量就達到了200萬冊。這是壹本薄薄的書,是壹個小小的寓言故事,為什麽銷量會這麽大呢?

故事講的是兩只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兩只小老鼠,壹個叫匆匆,壹個叫嗅嗅;兩個小矮人,壹個叫哼哼,壹個叫唧唧。兩只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壹起出發到迷宮中去找奶酪,他們確定迷宮中有奶酪,但在哪裏誰都不知道。他們找啊找啊,找了很長時間,經過了很多困苦,終於在迷宮中的壹個房子裏找到了奶酪。大家非常高興地壹起分享這些奶酪,壹起吃了很多天。

突然有壹天早上他們發現奶酪完全沒有了。是丟了?還是被人偷走了、搶走了、拿走了?還是被誰藏起來了?還是被他們其中的壹個偷吃掉了?誰都說不明白。但事實是奶酪沒了。面對這壹事實,兩只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反應。兩只小老鼠的反應速度最快,覺得問題很簡單,既然沒有了奶酪,就必然要去找新的奶酪,在這沒有奶酪的房間裏耗時間壹點兒意義都沒有。於是兩只小老鼠背上包又出發去找新的奶酪了,後來終於又找到新的奶酪。

哼哼和唧唧這兩個小矮人就不壹樣了。人的頭腦比較復雜,就在那裏反復思考為什麽奶酪會沒有了,會不會有壹天奶酪會重新出現?覺得這個世界怎麽會那麽不公平,好不容易找到壹點兒奶酪,還沒怎麽吃就沒有了。他們費盡心思,想要找到丟失的奶酪,但壹無所獲。唧唧到最後終於明白,奶酪肯定沒有了,再不找新的奶酪就會被餓死,於是下定決心也去尋找新的奶酪。經過了很多艱苦的努力,最後也和兩只小老鼠壹樣,找到了新的奶酪。而那個叫哼哼的人就待在老地方,天天抱怨世界對他的不公平,天天刨地挖墻腳,最後壹無所獲。

這個故事想要說明的是,當壹個人面對變化時,應該采取什麽樣的行動。當妳發現本來擁有的東西已經沒有了的時候,必須趕快去尋找新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常常不願意承認這樣壹個事實,就是我們正在過著的生活已經變成了壹座被挖空了的金礦,盡管原來我們有所收獲,但現在我們必須改變,否則我們從此將終生壹無所獲。

請妳拋開過去,走向未來,未來盡管不確定,但壹定有新的東西在等著妳。世界上的機會是無窮無盡的,妳找到機會的可能性也是無窮無盡的。但只要妳停止努力,妳的生命就會萎縮。

1991年,我從北大被踹出來,感覺就像掉進了冰窟窿壹樣。北大第二天就把我住的房子收回去了,我從北大出來時沒有錢,沒有房子住。怎麽辦呢?

人被逼到壹定程度,就會出現勇氣和智慧,就會由被動轉化為主動。

像我這樣壹個北大的門都很少出的人,居然壹下子鼓足了勇氣,跑到北大周圍的農村去找房子。北大的西邊有壹個叫六郎莊的地方,據說是當年楊六郎抗金的地方。我到這個村裏轉悠,終於找到壹家願意租房子的農民,談好了每月房租50塊左右。那時的50元是相當大的壹筆開支。我當時在北大的工資是120元壹個月。

談完後,我發現房東家有個孩子在做作業。我想我可以和房東做個交換,如果我輔導孩子作業,也許房租就能免了。我就和房東說,我把妳的孩子輔導到全班前10名,妳能不能免了我的房租,沒想到他很爽快就答應了,因為他家並不十分貧困,不至於等著房租來下鍋,而孩子的教育比房租要重要得多。

我在他家住了壹年半,我每天晚上出去上課,我妻子輔導他的兒子,結果把他兒子輔導到了全班前5名。後來我們要搬走時,這對農民夫妻死活不讓我們搬,說要讓我們住正房,繼續輔導孩子。當然後來我們還是搬走了,但兩家人從此變成了好朋友。

這件事說明了兩點: 第壹,只要有勇氣,就能找到機會;第二,天無絕人之路,壹個人再困難也會有出路。

現在的年輕人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記住我上面所說的兩點,生活就壹定會慢慢好起來。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夠走出困境,相信自己能夠創造財富和成就,相信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相信這個世界依然是光明燦爛的。另外,我們壹定要深入 社會 、了解別人。

壹 個人最可怕的黑暗是內心的黑暗,壹個人最可怕的靈魂是封閉的靈魂,壹個人最絕望的狀態是失去對別人的信任。只有主動地去了解別人,和別人交朋友,我們才會有更光明的生活和更多的機會 。

有的時候妳會發現妳低著頭壹直往前走,就會不知不覺超越目標。 我至今記得當我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先是仰天大笑然後號啕大哭,跟範進中舉壹樣。如果沒有當時的堅持,也許我現在仍然只是壹個農民。

當時我們村有個人跟我壹樣考了兩年,我跟他說壹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親說別考了,找個女人結婚算了,我跟我媽說讓我再考壹年,結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因此我得出兩個結論:第壹,人必須往前跑,不壹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第二,不能停下來,妳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恒。

我從參加高考那天開始到今天,沒有壹天懶惰過,現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個小時。龜兔賽跑的故事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體現。 跑得快的人往往會停下來,而跑得慢的人不能因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會到達妳所向往的終點。

有壹次,壹個朋友問我馬和駱駝誰壹輩子走得更遠。我覺得壹定是馬,他說我的答案是錯誤的,駱駝走的路要比馬多。原因是,馬跑壹會兒就會停下來,而堅持目標,壹路遠行正是駱駝的特點,駱駝壹旦開始走,如果不讓它停,它是不會停的。

壹個聰明的人壹輩子所創造的成就不壹定比壹個笨的人所創造的多,因為笨的人每天都在創造,而聰明的人可能創造壹段時間會停下 ,即便是愛因斯坦這種超級天才,小時候也被認為是個白癡。愛因斯坦9歲才會說話,還好他有個好媽媽壹直認為他是個天才。所以當我的兒子到4歲時還不會說話,我老婆著急地帶他到處求醫時,我說:“別看醫生,4歲不會說話很正常的。”我老婆說:“為什麽正常?”我說:“不會說話是語言功能發育不完全,不代表頭腦就不發達。朱元璋7歲才會講話,就成了皇帝,我們兒子現在4歲不會講話,未來至少是個縣委書記。”

人生,是壹段曼妙的旅程。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我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教科書就那麽薄薄的幾本,其他書籍更是匱乏,圖書館借不到,書店買不到,因此只能把教科書翻來覆去地讀,用報紙認真地把書包起來,裏面的書頁都翻爛了,書皮還像新的壹樣。由於沒有別的書看,我把語文書中的課文背了壹遍又壹遍,從《小英雄雨來》背到《誰是最可愛的人》,又背到《阿Q正傳》——到現在為止每壹篇課文都還像刻在心上壹樣。

現在的學生除了語文,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不學就會落後於時代,結果是知識面比古人要廣得多,但從熟能生巧到終生受用來說,則遠遠不如古人了,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考試學習,考試完了就忘了。學習不再是為了終生受益,過完了考試門檻,學過的知識就可以像敲門磚壹樣扔掉了。

進了大學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體會過小時候壹篇篇課文慢慢背,背出無限樂趣來的那種快樂。在大學裏發現同學們像百米沖刺壹樣比賽著讀書,讀了壹本又壹本,大家不是比誰把哪本書研究透了,而是比讀書的數量。只要能把書名、作者和內容概要記下來,能回到宿舍吹噓就是勝利。結果我在大學讀了很多書,幾乎沒有哪本書中的重要思想能夠信手拈來地引用。

現在想來,要是我在大學不那麽虛榮地去追趕同學的讀書數量,而是踏踏實實研究幾本書,可能現在的學問境界和思想深度就不壹樣了。林肯壹輩子的床頭書就是《聖經》和《莎士比亞》,別的書他都不讀,結果心智同樣偉大而廣博。當然,我不是說大家壹輩子只讀幾本書就夠,而是 在廣泛讀書的同時,確實應該真正精讀幾本書,甚至背誦,達到心靈的領悟為止。

在大學的時候,我也曾經拼命學習英語,教科書過了壹本又壹本,結果學了很多年,英語水平還在洋涇浜的水平上。想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們老師的那壹輩人,進入教會學校後就拿著壹本《聖經》,翻來覆去地念叨,拋開宗教意義不說,幾年以後壹本《聖經》翻得爛熟,英語水平壹輩子過關。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聽到我們那些老師讀英文時優雅的發音和充滿自信的慢條斯理,從心裏充滿了敬意,設想壹下當時既沒有錄音設備也沒有復讀設施,就能把英文講得如此地道,那是壹種何等了不起的狀態。我們現在什麽學習設備都有了,把英文學好卻很難,是什麽原因呢?是我們 沒有把註意力專註到壹個點上,壹個點都沒有抓住,想要抓住全面當然會很難。

現在的孩子們選擇太多,對於他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見多識廣,機會眾多,壞事是不再專心致誌,常常三心二意,見風使舵,不斷改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結果最後就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

我的壹個朋友做過壹個調查,看有多少大學生喜歡自己的專業,結果有壹大半是不喜歡的。 過去上大學的專業是被分配的,不喜歡情有可原,現在專業是學生自己挑的,不喜歡就已經很不對頭了;但更加不對頭的還在後面,很多同學因為不喜歡就換了自以為喜歡的專業,結果調查發現,在換過專業的學生中,依然有壹半的同學對於自己換過的專業不喜歡。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在眾多的機會面前是多麽不知所措。回想起來,反而覺得我們那時的大學生活更加幸福,國家給妳分配壹個專業,妳學也得學不學也得學,結果是不得不試著去喜歡學,後來很多人還成了專業領域的傑出人才。 正像丘吉爾所說的那樣,壹個人不在於他喜歡做什麽,而在於學會喜歡正在做的事情。

任何壹件事情獲得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時候很多人喜歡壹件事情是表面的喜歡,壹旦要付出努力就會望而卻步。 我有壹個朋友喜歡聽鋼琴曲,對於會彈鋼琴的人羨慕得要死,後來終於有了時間有了錢,於是下定決心要學鋼琴,請了很好的老師,結果兩個月之後就徹底崩潰放棄。

因此, 喜歡壹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壹件事完全是兩回事。做好壹件事的前提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 。我在開始做新東方的時候,是被生活所迫,因此談不上喜歡。有幾個和我同時創業的人,最後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廢了。但我沒有別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夠聰明,所以只能堅持下來,最後歪打正著,做成了新東方,也喜歡上了新東方。

我們壹輩子擁有的時間不是無限的,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也不是無限的。如果我們能在不斷 探索 世界,擴大眼界,博覽群書,廣泛涉獵的同時,能夠讓自己專註起來,壹心壹意熟讀幾本書,壹心壹意學習壹個專業,壹心壹意做成壹個事業,壹心壹意愛壹個人,未嘗不是壹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爬山爬到壹定時候,會感到筋疲力盡,再也不想往上多爬壹步。但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過壹會兒妳就會感到全身開始舒服起來,爬山的樂趣油然而生。跑步跑到壹定時候,也會感到筋疲力盡,但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過壹會兒妳就會感到呼吸舒暢起來,兩條腿也好像自動跑了起來,繼續跑下去的勇氣會轉變成壹種輕松地向前跑的慣性,接著跑下去就能跑出很遠。

不管是爬山還是跑步,在妳咬緊牙關的那壹刻,就是妳做壹件事情的臨界點。如果妳能堅持下去,就會挺過臨界點,進入壹種新的境界,不再害怕所面對的更長、更困難的挑戰,並且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獲得壹種身心的愉悅、壹份成就感和壹份自信。

在學習中,我們也會遇到臨界點,這是壹種精神上的臨界點。它不像肉體上的臨界點那麽明顯,但卻更難挺過去。因為它會持續更長的時間,需要人們有更多的內在勇氣。

在工作和事業中要取得成功,也需要我們有闖過臨界點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耐力。很多人在工作中十分浮躁,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小事。 其實,小事做不好的人絕對不可能幹出大事來,能否認真地把壹件事情做完是壹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基本標誌。

有壹個故事講的是壹個人到處尋找金礦,在自己擁有的壹塊土地上挖了個遍,結果壹無所獲,最後只能絕望地賣掉了土地。而買他土地的那個人在原有的基礎上只向下挖了幾鍬,就挖出了金子。

另壹個故事講的是有壹個人挖井,挖了十口井都沒有挖出水,其實每口井他只要再向下挖壹米,就有壹條永不幹涸的地下河在等著他——“行百裏者半九十”,九十就是臨界點。

世界上的事情經常很容易開始,但卻很難有圓滿的結局。因為圓滿意味著必須走完全程,意味著必須歷經千難萬險,意味著遍體鱗傷也絕不放棄,意味著受盡傷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著在到達臨界點的時候咬緊牙關繼續拖著疲憊的雙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後肉體和精神為了同壹個目標合而為壹。

不能跨越生命的臨界點,我們會吃盡失敗的苦頭;要跨越生命的臨界點,我們需經受更多的痛苦。但是,只要妳能忍受黎明前那最黑暗的壹刻,太陽壹定會帶著滿天燦爛的朝霞為向著東方奔跑的妳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