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 - 神童10歲上大學,逼父母為其在北京買房,現狀如何?

神童10歲上大學,逼父母為其在北京買房,現狀如何?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循規蹈矩的,所謂的奇跡壹般也只是想想而已,壹旦出現新奇特的人或事壹定會讓眾人很是關註,尤其是那些天賦異稟的人更是壹出現就是備受矚目的存在。

說到天賦異稟,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人們眼中的神童,那些在幼年時期就展現出超出年齡之上的認知能力更是讓很多人對他們投來了羨慕的眼光,不過,無論是曾經古代的“傷仲永”還是如今很多神童的事跡,多少都有些拔苗助長的傾向。

正如開篇中李大釗所說,看似普通不過的事物如若可以順其自然同樣是美好的,有些時候,盲目地追求名利而做出各種有悖於常理的事情,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說到這,不禁想起曾經10歲考上大學,16歲就開始攻讀博士學位的“神童”張煬。

不過,貌似這位“神童”的非凡事跡僅僅止步於學業上,隨著學歷的逐年升高,暴露在張炘煬身上的問題也越發的多了起來,如今看來,年紀輕輕就學業有成的他也僅僅只在這壹方面異於常人,其他方面與普通人並無差異。

壹、幼年時期超強學習力同樣滋生眾人對神童過高期望

1995年,張炘煬出生在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小小年紀的他就展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認知能力,而這壹能力也被他的父母發現,僅僅是在兩歲半的時候,張炘煬就可以做到在三個月內學會1000多個漢字,這的確極為罕見。

因為張炘煬的父母壹位是街道幹部、壹位是教師,對於他的教育壹定是十分重視的,恰恰因為看到兒子有如此非凡的學習能力,他的爸爸選擇托人讓剛滿六歲的張炘煬上了小學,沒想到的是,不到壹年的時間,他就掌握了全部小學課程。

之後的張炘煬在家鄉也就成為了壹位小有名氣的神童,而張煬在學習這壹方面的確展現了超強的能力,2005年,當時年僅10歲的他便參加了高考,最終以510分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也就是說,張炘煬當年僅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普通人12年的小學到高中的學業。

之後的張炘煬更是名聲大噪,在國內的名氣越來越大,當然,關註他的人也越來越多,壹方面,張煬的確學習能力超人,另壹方面,張炘煬和父母也十分看重神童這個稱號,所以,在學歷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盲目追求迅速的心理。

就這樣,2008年,13歲的張煬通過了北工大碩士學位的復試,2011年,16歲的他順利進入北航數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壹切看起來都那樣的順利,可這背後同樣潛藏著很多令人無法發掘的弊端。

二、看似人生急速超車實則根基不穩,求學路上弊端的逐漸顯現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樣壹個問題,如今大眾常規的學習歷程與年齡匹配不光符合每壹個年齡段人們的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越發高深的學術學習也要配合著逐漸成熟的學生的心理狀態,可在這壹點上,以煬為代表的“神童”卻暴露了無法彌補的劣勢。

就這樣,看似再學業上不斷創造奇跡的煬實則在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暴露出了很多問題,而且,隨著學歷的不斷升高,這些問題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尤其在就讀研究生之後,前三個學期裏的他並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習研究,不理想的成績也是在後期才慢慢趕上的。

在攻讀博士學位之時,壹方面要完成三門課程繁重的學業安排,另壹方面還要完成導師的助教工作,尤其在心智方面,張炘煬對於駕馭創新型學術研究的能力明顯弱於自己的成年同學,就連他的導師曾經也感慨:“應該讓他晚幾年上大學,以他的天資即便是晚幾年也能考上重點大學”。

就這樣,暴露在學業上的問題逐步顯現,而本質上更是與普通人壹樣,張炘煬的成長過程也要經歷的各種問題,這壹點任誰都無法避免,唯有正確對待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在大學校園裏,由於和同學的年齡差距太大,張煬顯得不那麽合群,生活起居依舊需要父母的隨身照顧,而隨著年齡增長,他的叛逆心理也開始突顯了出來,有壹段時間還壹度沈迷於網絡,好在,這些波折並沒有對他的學業造成太不良的影響。

三、名利壓力下的畸形價值觀,曾經神童最終歸於平凡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追求學業上的快速超車以及保持“神童”聲望的過程中,張煬在接觸到更廣闊的外界時,他的價值觀也開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很多人對此感到詫異,不可否認的是,這同樣是心智與接觸環境不匹配的結果。

當年,張炘煬公開表示,自己心中的人生成功標準是要擁有北京戶口、北京住房、優越工作,在他看來,自己能夠在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高的學歷,不能達成這些條件就真的是太不應該了,只可惜,在這壹方面,張炘煬並沒有展現出要自己日後爭取的想法。

讓人意外的是,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張炘煬便開始要求自己的父母在北京為其全款買房,甚至,他提出如若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放棄學業,要知道,這樣的提議對於他身為基層工作者的父母來講有多麽的難以實現。

就這樣,不願看到兒子因為物質原因放棄學業的父母,出於愛子心切,還壹度選擇在北京租房騙煬說是買來的房子,期盼他能夠因此定下心來好好學習。而這件事被公之於眾之後,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更覺得張炘煬的人格教育是極度缺失的,總之,神童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壹落千丈。

在此之後,張炘煬依舊繼續著學業,可這位神童卻沒有再在學術領域的開拓創新上如曾經創造學業奇跡壹樣標新立異,相反,如今已經成年的他與普通學生越發地沒有了區別,而曾經的張炘煬也表示過自己更傾向於做個普通的老師,如此,曾經的神童還是歸於了平凡人的行列。

有人說,張煬是時代的寵兒,也有人說,他同樣是時代的悲哀,就在眾人都追求標新立異的年代,或許,如此拔苗助長式的不健康教育方式應該給更多人啟發,人生不可重來,在很多環節上,與其“快速超車”,真的不如順其自然。

所以,對於張炘煬的經歷,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得到很多人生啟發的:

首先,珍惜難得的天賦異稟不代表壹定要創造奇跡,如此才能保證才華持續的健康成長;

其次,在人生成長面前,心智成熟才能更好地處理不同時間段需要面對的問題;最後,健康的人生觀壹定是循序漸進養成的,這壹點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