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房信息 - 急求壹份關於新疆家鄉的環保演講稿 謝謝

急求壹份關於新疆家鄉的環保演講稿 謝謝

我的家鄉——美麗的新疆

深秋我回家鄉采風,走上石河子南郊將軍山。驚喜昔日荒山禿嶺,如今層層披綠裝。由於節水滴灌技術,萬畝荒山植樹夢想成真。我憧憬那未來的生態景觀林,不僅是保護山地水土的衛士,還是凈化城市大氣的“綠色氧吧”。

綠色覆蓋率39.7%的家鄉石河子市,5年來空氣優良級別年年在94%以上。可人們不滿足於此。“要讓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市綠委負責人冉白瑜說。整個秋季的植綠,他和員工們奮戰在將軍山。

家鄉,從昔日的戈壁灘,到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改善良好範例獎”,它刻進我心底的,就是綠。20多年來,每看到壹片新園林,每報道壹項新措施,都使我與家鄉建設者的觀念***進步、同升華。播下綠色的種子,收獲的是生態保護、文明推進的甜甜果實。

(壹)

林厚,綠濃。市中心綠色遊憩廣場是我每次回家鄉的必遊之處,它讓我長久地記住1984年4月底壹個明媚的春日。

當時在家鄉采訪的我,歡快地跑進依然荒涼的這片地兒,就看到園林工程師王效英和技術人員攤開了圖紙。這4萬多平方米的場地要建園林了!

上世紀60年代,我和同學們分配在市區壹家工廠接受再教育,業余時間學農,就是在林帶裏種黃豆。為什麽不種花草呢?路邊灌木叢哪去了?疑惑很快有了答案:聽說造林隊有個知識分子王阿姨,由於引種花卉追求漂亮好看,經營苗木贏利,還重用文化人,實屬典型的封資修代表,被調離綠化崗位,造林隊交給農場,綠化工人進了鍋爐班,唯壹的公園變成了工廠的副業基地,種菜種玉米……我們眼巴巴地看到對面工廠西側壹片防護林被砍掉了,主街道上的白楊樹也只伐不栽……那天我意外見到了王阿姨,眾人中她對照圖紙比劃著,要讓這曾動蕩不寧而又荒蕪的廣場,變成市民安享綠色文明的休閑地。

撥亂反正,人們從噩夢中走出,澄清思想,釋放出恢復綠化的巨大能量,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也有我們各媒體駐站記者。廣場在變樣,綠色伸展,萬花爭艷;街道林帶在變樣,新品種替換,樹冠更漂亮;補栽新栽的環城防護林形成公園,足有十幾公裏長。常走南北疆大漠、戈壁的我,每每回家鄉采訪,總要沿著綠林散步,總要進入那童話般的綠園中小憩。

綠的優雅寧靜終於還給了家鄉,甚至使它享有了“東方倫敦”的稱譽,但我更難忘的,是對美國園藝教授威裏埃姆的采訪。1987年6月,來石河子考察的威裏埃姆壹行三人在林叢中足足參觀了壹天,通過翻譯對我們說:″我驚訝於石河子的綠色,因為這是在人稱‘戈壁’的地方。我的家鄉是林肯市,那兒和這裏壹樣,大地都被綠茵和鮮花覆蓋了。所不同的是,這裏的降雨量僅為那兒的五分之壹,而且冬夏溫差大。綠化成績這樣出色,真是不簡單!”當時,我好為家鄉自豪。

(二)

常在“春晚綠野秀”的詩意中獨享大自然帶來的愉快,卻不曾咀嚼那《魯濱遜漂流記》中的征服精神,也不懂得GDP竟成為衡量經濟增長的決定性指標……當招商引資、房地產開發的熱潮湧進綠意盎然的家園時,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理論也震撼了我們。那壹個個鋼筋水泥的建築是否傷及與我們同伴生長的綠色呢?

我看到,市中心綠色遊憩廣場已擴建壹倍多。曾有人提出在廣場南面蓋壹座商業大樓,後來建設的卻是綠叢環繞的音樂廣場。從廣場往北走,曾有壹片幾十年的舊平房,拆除後建成綠地。記得當初政府對這片舊房址建設作規劃時,各種建議紛至沓來:蓋寫字樓、商場,建電視塔,辦餐飲廣場,但最終順民意建起了街心花園,為這壹帶確定了生態環境特質。從春到秋,這裏綠茵如毯,鮮花錦簇,柳枝搖曳,也給在此候車的乘客帶來無限愜意。

我獲知,在發展經濟大潮中,家鄉老城區原有綠地不得被侵占;任何經營商貿、出租房或臨時性建房都在限定範圍內,不得占綠地;新城區開發,堅持先綠化、後建設的原則。

生態不出讓壹分,家鄉2000年獲得聯合國授予的“人居環境改善良好範例獎”。可巧這壹年,北京大學進疆辦區域經濟學研究生班。記得在上生態景觀學、環境管理課中,我們幾次都以石河子生態為例,展開熱烈討論。讀了生態學家的理論,倍念家鄉之綠。我采寫的《生態與現代文明》《樂同天地和》等通訊,表達出這樣的認識:“我們能否接受這樣的指標:‘真實儲蓄率=總量-環境的損失’?據說它曾來自聯合國提出的壹個公式。”“生活在幹旱、半幹旱地區,人們已覺察到: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建立在萬物滅絕的荒漠上。”

喜聞家鄉依憑園林建設條件,旅遊業以展示園林、保護生態為主題。2002年8月我獲悉,來家鄉度假、旅遊者達130萬人。“保護綠色就等於保護了石河子的旅遊業、房地產業。我們永遠不會丟失老傳統!”當時園林處處長王銀良對記者說。

那個大暑季節,綠色遊憩廣場夜夜舉辦“農場職工歌舞表演賽”。熱烈的氣氛告訴我:只有善待城市的環境生態,才有利於我們的人文生態建設。

(三)

壹場秋雨後。清晨,我在市政府大樓東側看到:工人們正淘汰壹年期草花,而換上了耐旱節水的馬蘭花、鳶尾草。沿街墻體多見節省用地的五葉地錦植物,深秋裏,那葉兒色變得金紅、玫紅、粉紅,交織壹片,壹排排垂於綠地之間。

家鄉,步入節約型綠化之路。

曾經,我筆下贊賞家鄉綠化雄心勃勃追大連、趕珠海,而今市園林科研所所長張新忠的觀點讓我更敬佩:”我們屬幹旱城市,在綠化上要學習的是先進的節水節地經驗。“

我沿途看到:曾經需大水大肥的草坪,而今正被地被植物、觀賞灌木所替代;以往花帶種的是草花,而今有的換成了宿根花卉福祿考、金娃娃萱草等,用水量是草花的50%;為控制抽取地下水,滴灌、噴灌盡可能利用城市原有渠系,加大地表水的綠化灌溉面積。曾經種綠占用土地面積,而今發展屋頂增綠、墻體擴綠的立體綠化;過去用整片地塊單獨培育樹苗,而今利用道路綠化帶密植樹苗,節省了造林苗圃用地。

我喜歡艾青的詩句:“我到過許多地方,屬這個城市最年輕。”但深為觸動的則是:若使綠洲青春永駐,怎能不保護給綠洲生命和力量的水源、土地呢?於是2006年初采寫通訊《資源節約石河子綠洲的希望》。這個夏秋季,綠化節約措施讓我看到了綠洲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

多年的綠化建設為老百姓帶來怎樣的幸福?我走進那熟悉的工廠區,走進壹片片保障性安居小區。6號小區82歲的退休工人羅戰榮說:“我們收入壹般,可居住環境是上好的:小區遛彎進小園林,出門上路走林帶,穿過公路進公園,廠區西邊還有防護林公園。我住在這兒20多年了,好環境”。

節約型綠化,定將永葆家鄉人居環境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