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向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博內丁要論文《壹門科學——生態經濟學》或其他國外關於金融生態環境的文章。

向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博內丁要論文《壹門科學——生態經濟學》或其他國外關於金融生態環境的文章。

整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循環經濟是壹門交叉學科,需要知識、生態學和經濟學。進壹步劃分還涉及哲學、動植物生態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產業生態學等方面。研究循環經濟系統,經常使用物質流分析(資源利用效率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環境管理系統等工具。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壹門系統科學。

循環經濟是對人類經濟活動生態規律的科學研究。循環經濟是壹種基於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友好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是壹種新的生產方式的特征。不同的是,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傳統的地球,從地球無限資源池的壹端和汙水處理領域的經濟增長,大量擁有礦產資源的消費電子產品在生產中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和環境廢渣,另壹端插入“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增長模式的體現。循環經濟需要利用生產和再生產循環的各個環節的壹切可利用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物質代謝和/或生死關系,延長產業鏈,表現為廢棄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形式。循環經濟是為了解決資源約束和環境汙染之間的矛盾。是什麽想法?發展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循環經濟在我國不僅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也成為研究的熱點。從“循環經濟在中國的成長”出發,總結地方行業的實踐經驗,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不僅體現了循環經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而且體現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環境汙染壓力,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典型案例的卡倫堡模型

丹麥海濱城市卡倫堡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工業生態系統運作模式。工業生態系統動植物生態系統中的* * *原理適用於工業活動,形成企業存在的“產業鏈”。在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不同的企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廢物貿易轉向原材料貿易。卡倫堡生態工業園,主要工業企業,發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廠。企業是核心,廢棄物或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貿易被其他公司利用,或替代部分原材料;溫室農場,農場,硫酸廠的加熱站,水泥廠,這個企業鏈上的農場。

循環經濟的內涵和背景

周期性“循環經濟”的生態意義循環,不是嗎?經濟學意義上的循環。經濟活動中的生態循環、物質循環和新陳代謝,是循環經濟討論的焦點,主要涉及經濟意義上的物質流動循環,從時間上看,體現在要求區域互動的循環,從空間上看。

循環經濟是人類發展模式的反映,是壹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在第壹次工業革命之前,人類對自然、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幹預能力只是局部的、微小的、不起眼的,影響有限。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人口快速增長,人類社會活動規模不斷擴大,自然獲取能力、環境幹預能力也日益增強,資源消耗高,廢物排放速度顯著提高,組合的局限性和主觀睡眠的認識導致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汙染事故頻發,對人類生命財產和社會經濟發展構成更大威脅。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森出版的《寂靜的春天》壹書,描述了大量使用農藥對人類和環境危害的觸目驚心的案例,生動的語言敲響了工業社會環境危機的警鐘。1970年4月22日,美國舉行了保護地球環境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表明了人們高度關註全球環境問題的要求。1972年,壹個非政府學術組織——羅馬俱樂部的科學家、經濟學家和企業家發表了壹份關於“極端增長”的報告,首次正式向世界發出警告:“如果世界人口、工業化、汙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的趨勢繼續下去,極端增長總有壹天會在未來壹百年內出現在這個星球上。”這份報告被認為是第壹份系統研究經濟增長與人口、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科技進步之間關系的報告。報告看的是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的零頭,片面悲觀,但供給不滿足點的外延增長,也提醒人們,生態環境是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從此,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年,聯合國發表了《人類環境宣言》,莊嚴宣告地球只有壹個,人類開發利用自然,但也承擔了保持自然的義務。

70年代的三大石油危機,讓人們感受到了危機中的資源供給,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在固體廢物管理戰略的快速增長,這是發展循環經濟和建立資源循環海外的目標。首先,在西方國家的社會中,工業化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需要大量的經過長期工業化發展積累起來的廢物,如廢鋼、舊車、廢家電、廢紙、廢物回收等,以降低經濟發展的成本。事實上,正是因為這些廢棄物是建立在循環利用的基礎上,才存在發展循環經濟的物質基礎。

/& gt;近年來,中國推動了世界經濟周期的研究和發展。壹方面,國內外發表了大量的工業生態學專著或生態、經濟方面的文章,但循環經濟方面的專著幾乎沒有;我們看不到國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的循環經濟。另壹方面,到2004年底,中國不僅是循環經濟的文章,而且還在專著或匯編中發表了論文,循環經濟是其出版界2005年的熱門話題。可以說,循環經濟是壹個徹頭徹尾的概念。中國學者根據本國國情創新發展理論和模式。與此同時,在經濟形勢下,全球化日益推進。循環經濟是國外學者提出的“中國因素”,也不例外。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外國專家在中國專家的合作下,參與了中國循環經濟理念的理論研究,外國專家推動了循環經濟。

重大經濟周期的實施涉及到每壹個公民、每壹個家庭、每壹個社區、每壹個企業、每壹個地區甚至整個中華民族。比如壹個家庭的節能、節水、垃圾分類活動;壹個辦公樓的節能,復印紙、硒鼓、正反面用水的使用,壹個清潔生產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產業的發展,社會垃圾的分離回收,太陽能的再利用,都可以有減少系統物質流的影響,所以是循環區的經濟。由於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還沒有完成,可以減少經濟活動,除非不會發展,這與我們的主張和推廣循環經濟的出發點是相悖的。也就是說,中國還沒有集中力量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所謂狹義的廢物循環利用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相當於“垃圾經濟”和“範圍內的廢物經濟”。日本提出建設循環型社會,強調廢物減量、再利用和回收,以及相應的靜脈產業。所謂圍繞其形成的“靜脈產業、廢棄資源產業、動脈產業”,是指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形成的產業。

循環經濟研究基金會

討論循環經濟、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

1,生態基礎

生態學研究生物學和環境科學之間的關系。循環經濟作為仿生學,是建立在研究人類自然新陳代謝、循環、* *生命和組織經濟活動規律的基礎上的。英國學者坦斯利(AG Tansley) 1936《生態系統的概念》強調自然生物與地理、生物與生物功能與非生物環境相統壹的壹定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及其周圍的壹切空間和壹切直接或間接受其影響的生物;影響經濟生長、發育、繁殖、形態特征、生理功能和地理分布的環境條件和生態因素。法律生態系統可以概括為:整體性、協調性、循環性、再生性,以及生態法律適用的領域,如農業、工業和循環經濟的實踐。

2、經濟基礎

& gt

從經濟學誕生之日起,資源配置,尤其是配置稀缺資源的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於生態環境條件的日益稀缺,經濟會擴大生態環境的研究對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資源經濟學考慮經濟的本質,將其轉化為生存和數據的自然資源。資源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社會資源包括人力、知識、信息、科技以及積累的資本和社會財富,都具有積累性和可變性的特點。自然資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降水、河流和湖泊、能源和礦物資源,其基本特征和某些類型的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循環經濟研究與資源經濟學的關系包括供求關系、價格和稅收中的供求關系。“廢物轉化為原材料”聯系了產業之間的能力形成並最終由資源經濟學決定

環境經濟學。由於循環經濟所涉及的外部性問題,世界各國政府都在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福利經濟學告訴我們,如果壹種商品的生產或消費會帶來成本,它就無法在市場價格的“外部效應”中體現出來。無論外部影響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都不會直接參與這類活動,生產和消費某些產品的企業或個人。有利影響之壹是外部經濟,否則外部不經濟的生態環境就是壹種公共產品。作為公共環境,“公地悲劇”——過度使用非排他性消費,往往會因供給不足而產生“搭便車”心態——往往會導致消費的非競爭性。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我們可以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護環境。/& gt;

3、產業生態

工業生態學,模仿自然生態學的學科,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於199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壹本《工業生態學雜誌》。編者的Reed Lifset在第壹個問題中:“工業生態系統是壹門快速發展的科學分支。從地方、區域和全球層面來看,它是產品、過程、工業部門和工業的研究經濟中的系統能量流,其重點是研究和物質流,以及工業在產品生命周期中減少環境壓力的作用。”工業生態學試圖模仿自然物質循環、企業間系統耦合、生態鏈、產業鏈的本質,實現多層次的傳遞、物質循環和能效輸出以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消費以及再生的生產相對簡單穩定,但生態工業系統,無論技術水平,都遠遠達不到自然界的水平。

4、生態經濟學

生態經濟學是整個社會科學(經濟學)的交叉學科自然科學(生態學)。生態經濟學是研究再生產過程中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循環、能量轉換、價值擴散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生態環境從人類生存的純自然因素變成了社會意義上的經濟因素,有兩層含義。首先,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良好生態環境壹直供不應求,成為幸福人追求的目標之壹。第二,自然生態環境的廢物吸收能力接近飽和。在某些地區,即使超負荷,它的生產也必須復制新的環境容量,因此需要投入資金,這就成了“建設良好生態環境(生態修復和汙染治理)”的“產品”勞動。換句話說,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目標,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具有雙重功能,即從生活的角度來看,成為了生產的要素和條件。

5、皮爾斯模型

1965年,美國學者肯尼斯·巴爾丁(Kenneth ewart Bolding)在《波爾丁的宇宙飛船理論,地球的SPASH船》壹文中提出,人們不應該把地球看成垃圾場,而應該看成壹個生態系統。“回收廢物,回收廢物和循環流動(circular flow)取決於人的生存能力。但是沒有用長期的循環經濟,而是用中央計劃經濟。Bolding的文章《未來飛船Geoeconomics(未來地球飛船經濟學)》發表於1966。這些暗示未來經濟發展的宇宙飛船類似於“宇航員”經濟。地球是壹艘孤獨的宇宙飛船,儲存的不會是無限的物質,既沒有被開發,也沒有被汙染。人類必須在循環生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物質再生產。博爾丁被認為是生態經濟學,中國學者認為循環經濟的概念是最早的倡導者。

英國環境經濟學家大衛·皮爾斯和塗耐(pierce,DW & Turner,RK)1990最早使用了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壹詞。這兩位作者是自然資源和環境經濟學的。這本書第二章的標題是“循環經濟”。他們試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資源的管理規則和物質流模型的建立。任何循環浪費——資源的可用性都有積極的作用,或者直接表現在自然的壓力吸收能力上。在後壹種情況下,更多的自然廢物被直接排放到公用事業項目的吸收能力或資源的可用性,這具有負面影響。基於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吸收能力、皮爾斯和自然資源管理的兩個法則:可再生能源資源的開采速度不是它的速度,排放到環境中的較小的廢料流量比等於或等於環境的吸收能力。他們還提出了資源存量的特征:可耗竭資源的減少(可持續發展)要補償可再生資源的增加,而要達到壹定的生活水平,就必須減少資源或可再生資源存量的消耗(提高效率)。

工業新陳代謝、自然循環、工業循環的類似循環經濟模式。這兩個循環的再生產是再生產和消費的物質基礎;生產超過直接消費效用(如審美)的原材料。環境消化廢物,廢物吸收的自然循環被吸收到經濟系統的經濟源中,承擔工業循環的自然同化能力,更多的資源減少壓力。此外,回收也有助於減少對環境同化能力的壓力。然而,工業循環也需要資本投資,並產生額外的壓力同化能力。換句話說,二次汙染導致吸收能力下降。

在循環經濟的進程中,中國的發展。

在中國發展循環經濟有壹個逐漸清晰的概念內涵。擴大重點、調整重點,不僅是為了國家和績效環境法律法規標準,更是為了制定壹系列優惠政策、約束條件,鼓勵企業進行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促進工業“三廢”和“吃幹榨幹”。可以推斷,循環經濟將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之壹。

我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gt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制定了壹系列促進企業節約能源、水、土地、材料和資源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管理措施,加大了以節約能源為主要內容的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促進了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設備的開發,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萬元GDP能耗在1980中下降了65.5%;與1980相比,萬元GDP用水量下降了84.7%。綜合利用,工業“三廢”產值為14.6倍和1985;報廢回收材料總價值為12.4倍,1985,是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壹。

第壹,工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在熔渣再冶煉制磚或燒制水泥、廢料回收稅收減免等政策激勵過程中,我國部分企業通過冷卻水再利用等措施,進行企業資源再生或循環利用。2003年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產值達到40億元,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53%,約65%?粉煤灰和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率約為56%。

返回。我們的城市包裝材料,如煙酒包裝紙箱,回收廢舊物資,形成了相對供應的廢舊物流零售商、批發商,再集中返回生產企業重復利用。部分廢舊物資分散分類,廢金屬加工的冶煉廠、舊家具、廢紙、塑料、廢木材、廢家電回收行業已形成網絡和規模。2003年廢舊物資回收企業5000多家,回收網點1.6萬個,回收加工企業3000多家,從業人員1.4人以上,再生資源回收價值約50億人民幣。在發展模式上,廢舊物資和社會回收網點遍布全國。

在生產再利用和消費再利用的過程中,無論是機械、電器等產品的生產領域,我們的維修團隊和壹些企業近年來已經開始探索和實踐。壹方面可以對汽車發動機廢棄機電產品進行再制造,實現包裝材料的循環利用,如玻璃容器、紙箱、周轉箱等。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另壹方面解決供應零件停產的老車型的產品更新,可謂多方面。此外,國家鼓勵發展跳蚤市場,充分利用跳蚤資源,滿足低收入消費群體的需求。

第四,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終端”不屬於循環經濟領域,但卻是循環經濟的內容。城市固體廢物的分類,回收和生活垃圾堆肥和填埋氣體,廢物轉化為能源,形成壹個產業鏈,循環經濟的內容,2003年,超過40個企業利用垃圾發電或熱能利用的熱能利用。加快沿海地區形成的中小企業進入園區,並在汙水集中處理模式過程中,市場化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不僅減少了汙水處理的資金,而且壹些企業已經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

近年來,促進循環經濟和加強宣傳國家發展的努力有所增加。循環經濟作為壹個新概念,有壹個逐步認識和深化的過程。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和新聞機構應加強循環經濟的概念。推動和營造發展循環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綠色服務業(第三產業)、環境標誌認證制度、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政府采購是壹些地方推進循環經濟的方向。

組織試點示範。中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分三個層次進行。在企業層面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在循環經濟省市開展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 gt

積極推行清潔生產。中國是國際公認的清潔生產,並取得了良好的發展。1993,中國利用世界銀行開展清潔生產試點項目。在釀酒、造紙、化工等行業,通過不斷改進設計、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完善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或避免了汙染物的產生。國家有關部門以壹些重大清潔生產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示範項目為重點,在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多個行業、400多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在20個行業或地區建立了清潔生產中心,超過65,438+00,000人參加了不同類型的清潔生產培訓,提高了企業的汙染防治能力。

推動集中區域生態產業發展。工業、經開區,積極發展生態工業廢棄物原料上下遊企業,延長生產鏈條,在這些園區生態原理的基礎上,組織上遊企業生產,實現高效區域或企業群之間的資源配置、廢棄物產生,甚至最小量的“零排放”。國家環保總局批準江蘇省14類不同功能的生態工業園區,上海、天津的廢棄餐盒回收產業鏈。這些做法可以總結推廣。

生態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部先後批準了兩批51生態農業示範縣。在積極探索農業領域、水產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後,從物質的接觸角度和生態農業模式的物質代謝類型總結出數百種生態農業模式。、行業* * *和混合三大類。

創造制度環境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從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方面采取措施發展循環經濟,建立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制度環境,並引入激勵機制。

首先,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2003年6月5438+10月1實施的《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九條規定:“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企業在資源和廢物綜合利用領域的合作,更有效地利用和回收資源”,《節約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2004年修訂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國家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貫徹減少固體廢物和危險、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的原則,推行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國家還出臺了節能和長期規劃。介紹了廢舊家電和電子產品回收利用法規、清潔生產審核方法和等高節水技術。地方法規也介紹,2003年前後,陜西、遼寧、江蘇等省市,如沈陽、太原等也制定了地方清潔生產政策法規。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市條例的頒布實施。這些都依法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通過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廢舊物資,循環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壹直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的。為了調動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家制定並實施了壹系列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例如,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國務院其他部門批準的資源綜合利用進壹步發展(國發[1996]36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壹項長期戰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