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普洱茶的生產工藝

普洱茶的生產工藝

普洱茶的制作工藝:雲南大葉曬青毛茶是加工普洱茶的原料。寫普洱茶,首先要說明曬青綠茶的制作過程。

1.殺青是綠茶生產的標誌,也是區別綠茶和紅茶最重要的工序。酶固定化後,酶的活性就停止了。紅茶沒有固定化,但酶的活性發酵仍在進行,這是壹個酶促發酵過程。曬青大多是鍋炒殺青。由於大葉含水量高,必須配合悶搖,才能使茶葉均勻失水,達到徹底均勻殺青的目的。

2.揉搓。揉碎茶細胞,保證茶汁在沖泡過程中充分浸出。揉撚要根據老嫩原料靈活掌握,嫩葉要短時間輕輕揉撚;老葉重新揉久。以掌握揉捏到基本成條狀為宜。

在陽光下晾幹。曬青是曬青區別於炒青和烘青的根本點。天氣好的時候,薄薄地鋪壹層晾幹;陰天的時候,茶葉被攤放在掛在壁爐上的竹席上晾幹。曬幹的綠茶偶爾會有煙味,就是這個原因。

歷史上雲南曬青綠茶都是手工炒制,手工揉撚,曬青,設備簡陋,多為壹家壹戶的手工作坊。傳統生產保留了柔和的陽光、自然的緩慢和多變的幹燥工藝,也賦予了雲南大葉曬青綠茶廣闊的發展空間。

雲南大葉曬青綠茶及其成品歷史悠久。本文將簡要介紹其分類和銷售情況,尤其是普洱茶的形成過程。

1.以毛茶的形式直接銷售和消費。產區和省內部分地區的農民以及城鎮的部分居民直接飲用曬青綠茶,雲南人稱之為“大葉茶”。西北地區直接大量買賣曬青綠茶,自然形成了楚雄州廣通火車站曬青綠茶交易市場。

2.雲南綠茶經過篩選、風選、分揀、分級,精制加工而成。產品包括春芽、春芽、春梢、雲南混合茶、春雨等散茶。春蕊由壹級曬青綠茶制成,大部分是芽,消費者形容為“亮晶晶”,說明原料精細、年輕。春芽用壹級和二級曬青綠茶對半加工;春梢用中檔曬青綠茶加工;配制茶采用中低檔曬青綠茶加工而成,順序為A、B、C;春雨是春蕾、芽、尖的副產品。雲南省所有的茶廠都生產滇青茶,銷往省內外。雲南綠茶持久耐泡。除了壹般飲用,也適合泡茶飲用。

3.經蒸揉或高壓滅菌後的產品為沱茶、緊實茶、圓茶(後更名為七子餅茶)、方茶、餅茶、磚茶、貢茶、竹筒香茶等緊壓茶,俗稱緊壓茶。壹般沱茶重100克,外徑8.3厘米,高4.3厘米。主要在四川等地銷售。應客戶要求,歷史上生產過250g和125g產品。心形茶主要在西藏銷售,重250g(1952之前為238g)。文革期間,心形茶改為磚形茶,1986恢復生產心形茶。目前,心形茶和磚形茶都有生產和銷售。圓茶(杞子餅茶)外形似滿月,是雲南傳統出口品種,暢銷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產品直徑20 cm,中心2.5 cm,邊厚1.3 cm,每件凈重357 g,7件壹筒,重2.5 kg。餅茶(也叫小圓餅茶)主要在滇西北銷售,每塊凈重125g,直徑11.6cm,邊厚1.3cm..20世紀50年代,每只凈重100克。方形茶銷售面積與餅茶相同,重125g,方形,規格為10× 10× 2.2cm..普洱貢茶包括五公斤重團茶,三公斤重團茶,壹公斤重團茶,四公斤重團茶,壹百二十五元重團茶。

4.以上曬青系列產品,都可以經過後發酵、陳釀,演變成普洱茶。後發酵不再是酶促的。雲南山高路長,交通閉塞,運茶人背馬。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各種曬青緊壓茶相繼出現。壹匹馬可以馱50公斤散茶,可以馱70公斤而不是緊茶,這樣會增加40%的運輸量,降低40%的運費。在消磨時光的同時,茶馬古道也在悄然重塑著最初的曬茶。在重塑過程中,微生物、水分、熱量和空氣對普洱茶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運輸時間的縮短,陳化期的不足,人工發酵的普洱茶於50年代初在香港出現。相對於自然發酵陳化的“生普”或“老普洱茶”,人工發酵普洱茶被茶人稱為“熟茶”或“熟普洱茶”。1973年4月,雲南召開茶葉加工大會,率先安排昆明茶廠試驗生產人工發酵普洱茶。人工發酵用的原料都是散茶,曬青、緊壓茶不可能再發酵。樸樹散茶壓制的1976、沱茶7663、茶磚7581進入市場。與此同時,“熟餅”也走向了市場。雲南綠茶,由曬青綠茶精制而成,是近代為適應市場而開發的品種,成本較高。雲南壹般不作為普洱茶的原料,除了少數幾片茶葉發酵後用於袋泡茶。普洱茶的人工發酵基本都是以曬幹的毛茶為原料。

普洱茶人工發酵的第壹道工序是渥堆發酵。渥堆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普洱茶的色、香、質的好壞。先將茶葉堆勻,然後澆水濕潤,再將茶葉堆至壹定厚度,蓋上麻袋或塑料袋保溫,讓其發酵。發酵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極其重要,溫度低了,升不上去,溫度高了,燒起來。根據溫度變化,可以及時調整溫度,保證發酵正常進行。經過壹段時間的積累和發酵,茶葉的顏色變成了紅棕色。待堆體發酵達到中等程度後,將堆體烤至茶幹,團塊溶解,水分釋放,茶自然幹燥。茶葉曬幹後,經過篩選分級,制成普洱散茶。人工發酵普洱茶的陳化期比生茶短得多。

最後說明:(普洱茶的選材和制作方法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好的口感。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