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風來自浦江。

風來自浦江。

《房間》作者:邵明_沈船邊的千帆。

漫談上海住宅的演變

文/邵明

上海近四十年的城市發展是中國城市建設大踏步前進的壹個縮影,這是舉世公認的。這些成就歸功於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對上海城市建設的壹貫支持,歸功於歷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現在上海已躋身國際大都市之列,這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作者投身於20世紀80年代的房地產開發,他用接地氣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這壹發展的壹個側面。

壹,上海城市住宅發展的歷史沿革

40年前,上海的壹切都在等待繁榮,尤其是市民的住房問題,人民反應最強烈。

文革前上海的住房還可以(就是有房住,人均4平米左右,比不上現在的標準)。房子都是國家分配的,90%的家庭都差不多,不互相比較。

我上小學的時候,去了同學家(民國時期他爺爺在洋行做的),在石楠區尚文路龍門新村(現黃浦區)壹個新建的帶煤浴室的三層弄堂房子裏。四代同堂,大家庭有格調。那時候我只知道那個同學家庭條件不錯,他不像現在的人那麽在意房子的質量和大小。石楠老城區的房子大多是老石庫門民居和私房,居住條件也差不多(很少有龍門新村這樣的新弄堂)。

壹般四五個人住壹兩個房間,總面積二三十平米。沒有衛生間,也沒有單獨的廚房。有的住老式弄堂房,把壹個20多平米的房間壹分為二,大人睡裏屋,孩子睡外屋或者建個閣樓給孩子住,沒有燃煤衛生設備。就像夏衍的經典話劇《上海灘》裏,壹個老石庫門住著五戶人家,二三十平米的廂房住著兩戶人家,樓下20平米的客廳住著壹戶人家,樓上20平米的前樓住著壹戶人家,面積不大的後亭住著壹戶人家。五口之家共用壹個不到10平米的廚房,在這裏洗衣服,打飯,洗菜,做飯,壹碰就說吵架,罵人。人們都說,距離產生美,每天的偶遇在所難免。這就是長期以來的住房問題。

還不如住在上智角(指原租界區)的房子,因為上智角的房子都是青銅房,住的都是新式弄堂和有煤環衛設備的房子。除了資本家和知識分子家庭(因為私改後還保留了壹戶1.50平米)和官員,住煤衛壹組房子的和住20平米老石庫門房子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住在棚戶區的就更慘了,但是“旱船”“水閣樓”“滾蚯蚓”基本都改造好了,像鬧劇壹樣的72租戶的情況基本解決了。這期間上海的住房基本維持在人均4平米左右,對於要求不高的上海人來說還過得去。

文革後,“光榮的母親”(鼓勵多生,生育大躍進,養五六個孩子不算多)時期出生的人都長大了,住房突然緊張,問題緊張而緊迫。民國以後來上海的年輕人(1949左右)是第壹代新上海人,第二代長大結婚,房源緊張。要在螺螄殼裏做道場,在原宅開老虎窗建閣樓或者在天井裏建小屋做婚房,否則不能結婚傳宗接代。

當時沒有房產中介,只好自己找對象調房子。壹般人們會在上海的跳水池和淡水路(當時上海最有名的調房場所)對面的復興中路擺攤調房,或者在電線、木頭上貼小廣告調房。那時候能調房子的人就是領導。從小房子到大房子,從“下角”到“上角”(石楠區、楊浦區、閘北區算下角,盧灣區、徐匯區、靜安區算下角)。有能力的朋友可以從亭子轉到公屋專用,從南碼頭路(下角)轉到淮海路(上角)。自己調整,幫家人調整,有空幫外人調整房子賺點外快。就這樣,他們成了屋子裏第壹批主動吃螃蟹的人。

住在棚戶區私房的,要高海拔發展,平房翻樓房,樓房建碉堡。那時候違章建築,占道經營,沒人管。文革後,這是錯誤的。違章建築隨處可見。後來,以前開車的人都要坐黃魚車了。喜歡坐黃魚車的,只好騎自行車了;有的棚戶區壹見面就得側身過來。聽說房地局因為沒有辦法解決住房問題,故意不管(當時內部有個政策叫“搭順風車,順其自然”)。

蓋房子的時候,建材單位會出點錢,請朋友幫忙解決,買壹些有證明的,利用休息日請親戚朋友幫忙。記得當時水泥很難弄,只能用電石膏(電焊廢料)代替。當我著陸時,它聞起來就像是我鼻子裏的壹根刺。買不起磚的時候,只好用煤渣磚(單位食堂燒爐子用的大煤渣磚)代替。如果我很窮,那就更難了。外墻刷石灰水,內墻貼白紙,婚房就搭好了。為了蓋房子,改造房子,兄弟反目,鄰裏打架(搶地盤)。但是在棚戶區的包間結婚比住石庫門房子方便,所以找對象的差距縮小了。

那時候大齡青年實在沒有足夠的錢解決住房問題,只好找本地人(上海郊區農民有房)或者嫁到閔行(60年代閔行被開發成工業區,閔行電機廠、閔行重機廠、閔行鍋爐廠都有職工房)和金山(70年代建金山石化總廠,建了很多職工房)。當時未婚先孕是不好的,不然會被單位處罰(嚴重的辭退,輕的扣獎金,不加工資,比如學徒延長學徒期,入團促農種田)。那時候墮胎是違法的,妳也會被單位處罰。妳要認識醫生開個後門或者去農村(農村衛生院比較寬松)自己去墮胎,所以沒有房子的男女是絕對過不去這個坎的。

當時我隔壁老寧波跟他女兒說:小娘鬼農在房管所找(軋了個朋友)小江北(指蘇北人),我把她兩腳打斷了。那時候上海寧波人看不起江北人(從民國上海房地產發展史來看,江北人都住在棚戶區,Ira多是撐船順長江而下進入黃浦江,然後在蘇州河沿岸居住)。寧波人做會計,做生意(寧波人來上海多為學生),江北人打拼(江北人來上海多為逃避饑荒),如黃浦江、蘇州河沿岸的碼頭工人。比較好的是揚州三刀:剃頭刀、菜刀、腳刀。就算是裁縫,寧波鴻邦裁縫也比江北裁縫吃香。但是文革的時候,我們也沒辦法,房子緊張。小江北在房管所結婚,女大學結婚。朋友們翻身讓意外發生,生米煮成熟飯。連老寧波都沒辦法,只能幫小江北。

都說美國白人對黑人有種族歧視,阿拉的上海人也有地域歧視。所謂白人歧視黑人,“上角”看不起“下角”人,寧波人看不起江北人。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富人看不起窮人(比如前單位的江北人領著住在上面角落的寧波人低頭微笑著和易打招呼,就像現在的工人見到老板壹樣尊敬)。

現在上海改革開放後,外來人口已經占到三分之壹以上。80、90後這壹代,地域歧視基本消除。現在上海的棚戶區幾乎都拆了,看不起江北人的現象基本消失了。這也說明上海人的精神文明在改革開放後也有所發展。現在的上海人更加開放包容,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

1978之後,為了還舊債,上海市政府首先提出解決大齡青年結婚無房問題,有條件的單位都建了鴛鴦樓供大齡青年結婚;然後提出解決2.5平方米以下的困難戶;以後再解決4平米以下的困難戶。80年代末福利分房,壹般是按照行政級別(三房壹廳,兩房壹廳)來分配金額。到90年代中期,經過20年的發展,歷史欠賬基本還清。

第二,上海是壹個敢於創新的城市。

20世紀80年代初,上海開始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987年《上海市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辦法》出臺,8月1988年長寧區紅橋區進行首塊土地公開競價的做法。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先後進行了“兩級政府、兩級管理”、“土地出讓與浦東開發、舊區改造相結合”、“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等改革探索。

上海開始了大拆大建,到處都在修路,拆房子,蓋房子,到處都是紅旗吊車,打樁機。虹橋是最繁忙的地區。土方車和混凝土攪拌機在虹橋機場的路上很常見。這條路比現在還要堵,不早半天上飛機就得下班。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內環高架、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盧浦大橋等。相繼建成,每年外觀相同,三年變化很大。和平電影院被拆了,劉仆碼頭搬到了吳淞口,陸家浜路公交輪渡碼頭被關停,西藏中路北京路的星火日夜店不見了,八仙橋菜場不見了,找二手貨的人找不到郭淮了。

80年代初去日本拉米的人,回來都不認房子,更別說港澳臺同胞,海外華人了。下了虹橋機場,他們上了壹輛出租車,找不到路了。辰光的小學Ala Junior已被拆除,中學因房地產開發已被拆除,故障地區的醫院已被拆除。打醬油的煙紙店關門了,泡水的老虎竈搬遷了,賣餅、油條、豆漿的店不見了。上海的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1992鄧小平南巡講話,開放浦東,為上海城市發展插上了翅膀。為了配合舊區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條件,上海成立了住房發展局,各區也成立了區住房發展局,負責建設和改善職工住房和回遷房。上海市房產局成立了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各區縣也成立了隸屬於區縣房產局的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如虹口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石楠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徐匯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南匯縣房地產開發公司、上海灘縣房地產開發公司等。最有名的是上海縣房地產開發總公司,原來隸屬於幾十家開發商。

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海納百川。為了吸引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來華投資,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上海市政府決定建設外向型商品房。既改善了投資環境,又增加了外匯收入,壹舉兩得。

上海房地產經營公司旗下的古北集團在虹橋開發了首批公開銷售的華僑匯款房,如鉆石公寓、寶石公寓等。上世紀80年代,上海兩家老牌房企中企和興業地產也建了壹些只賣給華僑的匯款房,比如皖南華僑新村,但並沒有公開出售,知道的人也很少。愛建公司在1984開發的愛建公寓去香港銷售,兩周就賣光了。

第三,上海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

自從鄧小平南巡講話以來,上海的城市發展突飛猛進。從浦東開發到國企改革;從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到引進外資。上海產業結構變了,企業轉型了,大量產業工人下崗了,必須有新的產業接手。此時,上海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

1992年上海有849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兩年後發展到2081,2000年發展到3500家,從業人員8萬人。

從1992成立上海第壹家房地產中介(上海維得利房地產咨詢公司),到1999成立上海房屋置換,上海的房地產中介從近3000人的數萬人發展到新世紀的數萬人。

房地產業吸收了大量就業人員,尤其是下崗職工。房屋置換時接納下崗紡織女工,所以人們稱她們為“房姐”。

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物業管理公司、小區保安、裝修公司、保潔公司等服務業發展迅速。在解決企業轉型帶來的就業問題的同時,也使得上海的第三產業發展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第四,進入世界級城市行列

中國看北京壹千年,中國看上海壹百年。看改革開放40年城市化發展中的上海和上海浦東新區。上海浦西,完整保存了歐洲的古建築和石庫門,記錄了這座百年古城的發展歷史,也是上海人的鄉愁。這是因為在上海的發展中,以人為本和國際化大都市始終是目標,早期像陳至教授和陳從周教授那樣精通城市發展規律的壹批學者現在是市政府的好參謀。浦東新區的發展可以和東京、紐約、巴黎相提並論。記錄了新世紀上海人的發展速度。

2010上海世博會的成功召開,為浦江兩岸世博園區建設在短時間內搬遷了數千個單位,安置了數萬居民,充分體現了上海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探索出壹套規範化、法制化的搬遷規劃,為全國城市化發展樹立了典範。

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上海正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從粗放的城市發展到科學合理的城市布局。在吸引人才方面,提供人才公寓和廉租房;在解決居民住房問題上,提供經濟適用房和* * *產權房;在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上,提供廉租房和工廠建造的集體宿舍。讓生活在上海的人們能夠分享上海城市化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