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第壹眼,我就驚呆了。中國有多少企業被外資控制?

第壹眼,我就驚呆了。中國有多少企業被外資控制?

網頁鏈接

我的圖書館信息交換?搜索文章分享給圖書館的朋友?更震驚的是,中國有多少企業被外資控制。2016-05-22?趙金成0讀24728?82歲了還躲在我的圖書館裏?中國人民,醒醒吧。妳對外資控股中國企業了解多少?妳不知道的經濟安全威脅!!根據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壹年前(2006年7月)發表的壹份研究報告,在我國已經開放的行業中,幾乎每個行業的前五大企業都是由外資控制的:在我國28個主要行業中,外資在21個行業中擁有絕大多數的資產控制權。玻璃工業和電梯制造商已被外國投資者控制;18家國家級指定家電企業中,11家為外商合資企業;化妝品行業由150外資企業控制;20%的醫藥企業掌握在外資手中。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外資在計算機操作系統、軟包裝產品、感光材料、子午線輪胎、手機等行業占據絕對壟斷地位。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國外公司的產品已經占據了1/3以上的市場份額。?這還只是壹年前的事,現在外資並購又有了新的惡性發展。任何外資對我們國企的並購,都會把我們企業的品牌和技術全部幹掉,把債務、失業、金融風險、貧困和堆積如山的嚴重社會矛盾全部留給我。在這方面,私募基金(PE)和專業的跨國公司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私募基金和投行的合並增加了壹個二手莊家。在金融領域,新橋資本(也是PE)終於在2004年控制了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現在由美國花旗銀行持有36%的股份。其他主要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外資股份都達到了25%(其中PE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造紙工業中國約有3600家造紙企業,產量為5600萬噸(2005年)。在過去的10年裏,生產和消費都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生產能力占全球的10%,消費占全球的14%,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大多數企業資金短缺,技術設備和原材料嚴重依賴國外,低等級產能過剩,高等級紙張供不應求。20世紀90年代以來,UPM、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團等國際紙業巨頭紛紛以合資或直接投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如2005年,國際紙業與太陽紙業在兗州* * *成立合資公司,投資654.38+0.6億美元建設30萬噸液體包裝紙生產線。2006年,華泰集團與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在山東東營合作建設了20萬噸先進超壓紙項目。CVC並購陳明案例:晨鳴紙業集團是中國造紙行業的龍頭企業。原來是壽光造紙廠,生產能力6000噸。於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現總資產112億元。在山東、武漢、江西、吉林、海拉爾等地擁有十余個生產基地,2005年紙張產量為265438+。2006年5月,美國CVC(由花旗集團和亞太企業投資管理公司* * *(Asia-Pacific Enterpri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共同設立的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著27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基金)與陳明簽署戰略投資意向書,向CVC非公開發行6543.8億股a股,融資50億元人民幣。CVC將持有陳明42%的股份,超過壽光國資委成為第壹大股東。同年9月,這壹意向被取消,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組成銀團申請60億元長期項目貸款。日化行業洗滌產品:國內年產8萬噸以上的洗衣粉企業4家,其中3家被外資收購。美國寶潔公司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碾壓國內洗滌劑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只有飄柔、海飛絲、潘婷和沙宣四個品牌占據了國內市場的60%以上,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聘壹名員工,就意味著這家曾經的中國洗滌劑企業有2 ~ 3名員工被裁掉。在日化行業的合資企業中,外資通常利用中國企業原有的生產線和營銷渠道為外資品牌打工,而忽視了中國企業原有的品牌。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了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以品牌租賃的方式在上海牙膏廠經營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捷諾”品牌與“中華”品牌的投資比例為4: 6,但未能兌現。中華牙膏連續多年為聯合利華貢獻8-9億銷售額。美加凈,中國著名商標:該品牌原本占據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上海家化與陳莊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大舉投資上海家化,實際上是把“美加凈”趕出了市場,為自主品牌開路。上海家化銷售額從3億元驟降至600萬元。1994,上海家化支付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卻失去了寶貴的機會。化妝品:法國歐萊雅正在迅速占領中國市場。公司2003年收購小護士,2004年收購羽西。在彩妝領域排名第壹,在護膚領域完成兩次並購後排名第二。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經形成了外資主導的局面。跨國公司占領國內高端市場後,正在向低端品牌發展,沖擊本土企業。比如聯合利華從2005年開始就加強了在二三線城市的布局。寶潔將大幅降低飄柔、汰漬等產品的價格,並在全國大力推廣玉蘭油。歐萊雅收購小護士後正在尋找合作夥伴,開拓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美國的雅芳和日本的資生堂也蠢蠢欲動。2007年2月,國內護膚品行業排名第壹的北京大寶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出售全部股份(北京三鹿廠國有股83.42%,職工持股會16.58%)。3月與美國強生公司簽約,轉讓全部股份。2005年,大寶銷售額達7.8億元(占全國市場1%),居國內護膚企業之首。就這樣,強生擁有了大寶遍布全國的二三線營銷網絡。化妝品企業的淘汰率很高。兩年前中國有5000多只,現在只有3300只。2005年,外資化妝品企業超過130家,占國內銷售額的40%,利潤的80%以上(外資企業銷售利潤率超過10%,內資企業只有2-3%)。目前,有20多種本土品牌活躍在市場上,如朗裏奇,方臘和丁家宜。隨著外資企業瞄準三四線城市,國產品牌的空間將被進壹步擠壓。醫藥:華藥集團:國內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2004年銷售收入78億元,全行業排名第二。2005年跌至行業第四,虧損2000萬元。該公司陷入債務困境。2004年進行了股權改革。上市公司華北制藥4.07億股國有股折算為6543.8+0億元,另有5820萬股國有股以2億元出售給荷蘭帝斯曼(歐洲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商),連同欠華北制藥的債務。帝斯曼隨後收購了華北制藥7.4%的股權。2007年2月,帝斯曼又斥資3500萬美元收購了華北制藥25%的股權。另出資106萬美元與華藥集團青黴素、維生素業務合作成立新公司,占股49%。帝斯曼成為華北制藥第二大股東。哈藥集團:2005年,香港中信資本與美國華平投資集團共同投資獲得控股權(?)。蓋天力:2006年6月10日,拜耳醫藥保健(BHC)與東升科技啟東蓋天力制藥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新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及相關資產。這是制藥領域最大的外資並購。2007年2月,住友商事和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分別購買了河南田放醫藥集團16%和4%的股權。田放藥業由此從國有股份制企業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目前國內大部分藥企都是外資控股的合資企業?)五金電器法SEB收購國內壓力鍋老大蘇泊爾:蘇泊爾品牌銷量占壓力鍋市場40%。2005年中國炊具行業銷售額達50億元,2006年上半年蘇泊爾主營業務收入達5.7億元。蘇泊爾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著名商標稱號,品牌評估價值為654.38+0.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全球小家電第壹品牌)以2.4億歐元買入蘇泊爾52.74-61%股權(蘇泊爾及相關公司向SEB * * *出售18元/股14.38%股權2.5億股;以相同價格向SEB發行4000萬股a股,要約購買蘇泊爾4860-6645萬股),持有蘇泊爾。2006年8月,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烹飪炊具分會八位副理事長中,愛仕達、沈陽雙喜等六位發表聲明,反對蘇泊爾合並。他們指出,蘇泊爾在炊具行業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20%。根據《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並購企業規定》,並購方在中國市場的營業額超過6543.8+05億,市場份額達到20%,或者壹方在壹年內並購65.438+00家企業的,必須向商務部和工商總局申報。蘇泊爾合並觸及四條“紅線”中的三條;壹旦這種壟斷性的並購成為現實,行業內的良性競爭格局就會變成價格戰、廣告戰主導的惡性競爭,國內很多企業會破產,會造成大量員工失業。僅在廣東省彩塘鎮,就有上千家小型炊具和五金企業。在進行反壟斷調查後,商務部於2007年4月正式批準了此案。SEB與上海電熨鬥廠合資的教訓:上海電熨鬥廠的“紅心”牌電熨鬥曾占據國內47.4%的市場份額,1993的品牌評估值達130萬元。1996年4月,SEB與工廠出資165萬元(SEB出資60%)成立上海賽博電氣有限公司,公司董事5名,法方占3名。法方用控股權把紅心變成加工車間,AG降價轉移利潤;利用中國多年積累的銷售團隊和網絡資源,SEB的福特、好運達品牌低成本進入內地數百家商場,實行專櫃分割,貶低紅心品牌,將洋品牌定在高端。由於推廣歧視明顯,“紅心”市場份額銳減至20%。中方董事多次要求引進或開發新產品或被法方拒絕,董事會議之間總是有沖突。合資公司三年累計虧損3000萬,財務報表年年過關。最後中國被迫退出。1999年,法方接手合資公司,改為獨資公司,留給中方壹筆壞賬。中方總經理(原上海電熨鬥廠副廠長)告誡那些正在談與外資合作的國內企業:不要輕易控制外資。雙喜炊具銷售總經理馬:在之初,外方先全面控制被收購品牌的渠道等優勢資源並嫁接自有品牌,再將國產品牌隱藏起來,利用國際品牌的溢價能力,通過品牌錯位實現從高端市場到低端市場的全包。外資通過壟斷並購和品牌絞殺,固化了國內企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農民工角色。扶南電池:扶南的前身是福建南屏電池廠,最初註冊資金不到200萬元,生產膏狀電池。1990年代中期,電池需求猛增,公司發展迅速。20世紀初,總銷量超過7億,產值7.6億元,利潤2億多元。在中國的銷售網點超過300家,占據了大半個中國市場,成為中國第壹、世界第五的堿性電池生產企業。1988年南平電池廠與福建興業銀行(90萬元,15%)、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建20%)、香港華潤集團百富有限公司(福建25%)合資成立,固定資產投資280萬元。1998年,根據《商業銀行法》,興業銀行退出並將其持有的15%股份出售給由扶南全體員工出資設立的大豐電器。65438年9月至1999年9月,南平市政府要進行“產權改革”和“美女先結婚”,與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掛鉤。本公司的子公司鼎輝公司與荷蘭國家投資銀行共同投資654.38+000多萬美元,與摩根士丹利共同投資400萬美元,與中方股東共同投資654.38+000多萬美元,在香港成立“中國電池”。四個外國股東* * *占49%的股份,中國股東出資扶南69%的股份,占中國電池565.438%的股份。“中國電池”對扶南有絕對的控制權。1999期間,華潤百富通過炒黃金,將所持“中國電池”8.25%的股份轉讓給基地總公司的另壹家子公司,造成巨額虧損。2001,子公司以7800萬美元將這20%的股份轉讓給富邦控股,富邦控股以15萬美元轉讓給摩根士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