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梅江水利

梅江水利

合水水庫位於梅州市興寧市興城以北13km處的寧江幹流黃陂河與羅崗河交匯處,集雨面積600km2,占寧江流域面積1364.75km2的43.96%,最大庫容11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586萬1987,按500年壹遇新標準設計,對應水位139.49米,庫容9047萬立方米;2000年查過壹次,對應水位141.25m,庫容11469萬立方米。前汛期防洪水位1,321.6米,相應庫容2408萬立方米;後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33.2米,相應庫容3043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34.00米,對應庫容3586萬立方米。壹期工程於2月1987開工,6月1991竣工。二期工程於1991年11月開工,於1993年冬季竣工。大壩建成後,共有1座電站,原9孔泄洪涵洞中的3座改建為發電輸水涵洞。設計水頭10.5m,單機流量10.5 m3/s,安裝3座電站,總容量3,000kW。它於1992年4月投入運行。

石壁水庫是壹座中型水庫,兼有防洪灌溉和發電功能。位於興城東北17km處梅河上遊,流域面積102平方公裏,總庫容10.7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5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85公頃。壩後有3個已安裝的電站,總容量為520kW。1993年7月開工建設壩後電站,裝機容量1,容量320kW。3月28日1994調試發電。

梅西水庫,原名上官塘水庫,1965改為梅西水庫。上官塘,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大坪鎮與梅州市梅縣區梅溪鎮交界處,距梅州市梅城32公裏,屬澄江水系,集雨面積350平方公裏。1958冬季開工,1959春季被洪水沖走。1964年6月改建,1967年6月全部完工。總庫容51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550萬立方米,是梅州市梅縣區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高程170.8m,高26.6m,寬7m,長150m。壩後安裝三臺* * * 3160kW。它在發電、灌溉、防洪和調節方面發揮作用。壩後電站年均發電量800萬千瓦時;該水庫可灌溉梅縣區南口鎮、達夫鎮、梅江區澄江鎮、西郊鎮下遊地區的3萬畝農田。黃石侖水電站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池靜鄉黃石村,因此得名。屬於澄江下遊,雨水收集面積380平方公裏,距離梅州市梅城約20公裏。電站首部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大坪鎮楊梅峰,壩高4.5米(現被三門峽半閘淹沒),為引水式電站。水頭24.7米,設計流量2.4立方米每秒,渠道長度4750米,隧道1座,長度57米。工程於6月1957開工,6月1959竣工投產。總裝機容量3臺,容量2336千瓦,年發電量11.02萬千瓦。

雞蛋灘水電站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嵩口鎮雞蛋灘,故名。1978三月開工,1982四月竣工。屬於松源河水系,雨水收集面積572平方公裏。這是壹座引水發電站。設計流量24立方米每秒,水頭10.8米,裝機容量3 ***2400千瓦。主要建築物有:1流線型滾水壩,最大壩高9.52米;進水閘1塊有3個孔,每個孔寬2.2米,高2.8米;渠道長1260米,底寬8米,堤高3.3米。壓力前池為4a} 40,高4m。有三根鋼筋混凝土壓力管,每根長26m,內徑2m。工程總造價3416543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65438+萬元,貸款84萬元。

古上水電站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姚濤鎮古上村,因此得名。電站於1981年9月開工,1985年5月竣工。屬松源河水系,雨水收集面積461平方公裏,為引水式電站。設計流量17立方米每秒,水頭24米,裝機容量2 ***3200千瓦。攔河壩位於姚濤長潭,壩長60米,壩高5米(其中閘壩4孔,每孔寬11米,固定溢流壩寬8米,高65438)。興寧縣段

羊頭河(秦楠河)水道,縣內幹流長465,438+0km,河寬20-80m,水深0.4-0.8m,河道多為鵝卵石或砂礫石結構,河道彎曲湍急。建國前,10噸以下的木船可以到達羊頭柘口,5噸以下的船在汛期可以追溯到龍窩。建國後,年水位在10噸以下的木船,可從鮮水河到達羊頭,航程10公裏。1974因五華縣沐仙修建水庫,境內河段舟筏停航。

此外,縣內還有中壩河(北秦河),其幹流長365,438+0km,竹筏從景子到陽高放流6km。

梅江梅江流經本縣水口、下堡兩區,縣城河段長12公裏。建國前後,有船只經過水口至梅州市梅縣區,駛向潮州、汕頭。

梅江流經縣城水口鎮和下堡鎮,長14.7km,寬150 ~ 200m。到1992,梅江已基本停航。梅江上遊水口鎮現有碼頭1個,長度58米,35噸級泊位2個,倉庫1個316平方米,堆場1個388平方米,年吞吐量3萬噸。

水口港是縣城唯壹的港口,位於寧江和梅江交匯處的水口鎮。港區水陸交通便利,陸路與雙水公路(水口-水寨)和觀山路相連,西至五華縣水寨鎮,東至梅州,南通潮汕,北至興寧縣。水路向上可達五華水寨,向下可達梅州、汕頭。1985內有1碼頭,2個泊位(25噸),1倉庫(316平方米),1堆場。

大埔縣段

梅江,原名澄江,為漢江壹級支流,壹般河寬70米。是梅州地區通往潮汕的主要通道。據《潮州紀事報》記載,三河至梅州的水上距離為82公裏,中間有20多個灘險,其中曬河灘和西洋灘最險,航海被視為壹條險路。有關方面已組織人力炸礁清淤。建國後經過多次改造,30噸以下的船都可以通過。丙村至三河52公裏,普京22公裏。枯水期水深0.9m,50噸級的船可以通過。

梅縣段

梅江。全區境內長90公裏,平均河寬200-250米。枯水期美舍段水深0.45米,丙村段水深1米,可供35-54噸船舶常年通過。在潮濕的季節,可以用可導航的輪子牽引,但在幹燥的季節,大部分裏程不能用輪子連接。梅縣區水路以梅江為基礎,梅江是韓江水路的樞紐,連接興寧和五化龍村,向大埔、潮州、汕頭分布,流經全區16個鄉鎮。

建國前,梅江缺乏整治,全程“十灘九險”,通航困難。此外,上遊五華等地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清淤機噸位逐年大幅減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全區管轄的航道進行了壹系列的整治。壹開始采用人工下水疏通,用竹木材料阻水,以遏制不良水流,切彎取直,減少惡性水流。隨後設置雙邊石壩控制散水回閘,鑿石炸礁,疏通河道,維持低限水深尺度,設置航標,改善安全和通航條件。改造後,輪子和木船可以日夜航行。枯水期梅社線可吞吐25噸級船舶,梅冰線可吞吐35噸級船舶,冰松線可吞吐40-50噸級重載船舶。

石窟河。它起於福建武平,由北經蕉嶺新浦進入梅州市梅縣區百度鎮,向東南流經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在梅縣區陽炎鎮東洲壩與梅江匯合。全境長34.1公裏,河寬100-200米。雨季從梅州市梅縣區百度鎮到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可達。在旱季,小木船可以到達。是梅州市梅縣區百度鎮至梅縣區丙村鎮、梅州市松口鎮的主要水路運輸路線。

梅江航道已小範圍整治。明朝嘉靖元年(1522),嶺東路的石清組織人挖彭拉灘;民國時期,漢江整治署先後在丈八門灘、漳河拉克灘、教師拉克灘、青草步灘、鰻魚宮灘炸礁。1959年,廣東省航道部門修建了陽炎船閘和松口船閘,以提高水位,方便通航。施工壹年後停止施工,橋墩仍在梅州市梅縣區陽炎鎮。1972年冬,廣東省水電、航運部門在曬河灘修建船閘,結合發電。但由於未能解決泥沙淤積和上遊供水問題,施工中途停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航運部門在沿江設置了127航標夜光標誌。自1985以來,省人民政府壹直在大力整治漢江,在梅江上遊的梅州地區五華縣、興寧市縣、梅縣進行綠化,打造了壹批水土保持工程。到1987,梅縣區整治面積220.5平方公裏,占水土流失面積306平方公裏的72%。梅江河床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