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對我市發展全域旅遊的思考和建議

對我市發展全域旅遊的思考和建議

10 6月5438+05日至6月5438+08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組織調研組赴浙江省江山市寧海縣、安徽省黟縣市學習全域旅遊發展相關經驗,先後走訪寧海縣前童鎮、江山市XX鎮青陽村、陳達鄉陳達村、黟縣宏村、塔川村,這裏欣欣向榮,各具特色。現將研究和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壹.印象和感受

1.特色鮮明,定位準確。旅遊目的地定位被認為是全域旅遊發展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在市場中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基本手段。寧海、江山、易縣通過特色鮮明、辨識度高的旅遊定位,有效打開了市場,達到了“點帶面”的宣傳效果。如寧海縣以“靜城寧海”為品牌定位,傳播寧海以靜為美的旅遊形象,誕生了以“靜”為基調、以“萌”為風格的寧海全域旅遊品牌形象“寧寶”。通過基於IP的網絡營銷,寧海在旅遊市場得到了廣泛關註。以“楊慶石矛文化”和“三毛戴逸”為代表的民國間諜文化,成為江山旅遊的兩大特色。其“千年古道錦繡江山”的品牌口號不僅展現了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還巧妙地涵蓋了仙下關、江郎等景點,令遊客難忘。易縣則以“徽文化”為依托,以“古建築+民宿”為核心,打造“中國畫裏的鄉村”,培育以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國際知名旅遊景區。

2.關節點的布局非常出色。發展全域旅遊絕不是點村點燈、戶戶冒煙,而是點面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此次考察,全景式、全覆蓋、全方位的旅遊規劃布局給考察組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例如,早在2011,寧海縣就提出了“大景區”戰略,將縣旅遊委納入全縣“多規合壹”聯席會議常務部門,強化旅遊前期職能,提出實施“百村千景”工程,規劃串聯各鎮街的“壹環八線”景觀建設體系,做好沿線精品鄉村和示範。江山市在“多規合壹”的基礎上,科學規劃2019平方公裏的城區作為完整的旅遊目的地,精心裝扮鄉村和城市兩大園林,集中資源打造世界遺產江郎風采線、多彩保安風情線、古鎮健康魅力線、幸福鄉村風輕線、村歌文化風情線、醉碗窯流行線等六條精品線路 從而形成壹條“追根溯源的古道,最南的長江,最美的碗窯流行線”。 而易縣則將全域旅遊融入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將旅遊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旅遊項目富民有機結合,串聯惠風惠韻、名人名居、XX古鎮古村、名山名水等“多點”旅遊資源,實行景區差異化打造,形成空間全景系統旅遊。在重點城區、重點旅遊板塊、鄉村旅遊集聚區、A級景區,

3.方便又過癮。旅遊配套設施的升級能否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等需求,是決定全域旅遊發展水平的核心。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寧海、江山、易縣在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升遊客體驗和舒適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如2016年,寧海縣投資450萬元建設旅遊科學檢測平臺,建立了浙江省首個縣級自主設計開發運營的旅遊大數據中心。通過整合公安交通等16旅遊相關部門、三網融合運營商、智慧銀聯等數據,實現了對客流、營銷決策、精品線路、輿情分析的全方位動態檢測和管理。江山市下大力氣解決遊客出行“最後壹公裏”,先後投資3.4億元建設綜合客運樞紐等項目,開通高鐵站至各大景區的公交線路,建設102電動汽車租賃點和12高檔自行車租賃點,投放新能源電動汽車400輛、運動休閑自行車250輛,覆蓋中心城區和主要旅遊景區,創造了12江山旅遊。易縣深耕旅遊行業幾十年,壹直堅持在配套服務上不斷探索和完善。2016以來,全縣城鄉、交通等部門旅遊相關資金投入達到財政收入的20%以上。目前,連接核心景區的道路全部達到三級公路以上標準,形成了“快行”“慢行”的旅遊交通網絡。同時,通過布局全域旅遊全景、旅遊交通標識、旅遊車站等。三級旅遊分布式咨詢服務體系已經形成。經過近40年的沈澱和積累,易縣旅遊配套服務日趨成熟和完善【有1046家著名徽菜酒樓、特色美食等餐飲企業;

有1193主題酒店、精品民宿、森林小木屋;

精品線路170km,運動基地5個。

4A級以上景區6處,傳統村落44處,明清古建築1684處。

4.有很好的奮鬥勢頭。目前,全域旅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全國形成了全域旅遊發展格局。以旅遊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壹種新常態。比如,寧海縣作為“中國旅遊日”的發源地,喊出了“遊遍天下,遊在寧海”的口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高度發展旅遊業。今年6-6月,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877.35萬人次,旅遊經濟總收入達910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54.38+08.63%和654.38+03.53%。全縣民宿營業額654.38+0.56億元,帶動農副產品銷售額465.438。江山市通過建設壹大批重點旅遊項目,構築了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據初步統計,2018年,本市在建旅遊項目146個,實際完成投資31.5億元,同比增長66%以上。

2018年,全市* * *接待國內外遊客18689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總收入1187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4.2%和24.5%。依托優良的生態優勢、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易縣重點打造宏村鄉村旅遊產業園、西遞傳承小鎮、古碧慢生活小鎮三大服務業集群,產業集群效益日益凸顯。2018年,全縣鄉村旅遊特色產業集聚區(基地)實現營業收入24.3億元,稅收7.842億元,吸納直接就業1萬余人。

2018年,全縣* * *接待國內外遊客11960900人次,實現總收入9871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3.9%。

二,城市的全球旅遊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推動旅遊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壹定成績,特別是隨著媒體時代的到來,成功打造了西村裏、紅杉林、皖南“川藏線”等壹批網絡名人景區,但與全域旅遊發展要求相比,仍有不少不足。

1.模糊的品牌形象。在近20年的旅遊發展歷程中,我們提出了“黃山腳下的明珠,紅樓夢中的大宅”,“東方的盧森堡,夢中的桃花源”等城市旅遊定位,但沒有壹個能準確勾勒出寧國的旅遊形象,體現出寧國旅遊的差異性。說到寧國旅遊,我們的核心形象是什麽?我們的特產是什麽?誰是我們的目標客戶?沒有精確的答案。品牌定位的模糊會導致遊客對寧國沒有鮮明的品牌印象,甚至產生厭煩情緒,成為規劃全域旅遊長遠發展的壹大障礙。

2.缺乏旅遊業態。今年以來,該市僅吸引了8個旅遊項目,實際開工的項目只有3個【青龍雲霧茶遊項目、港口茶村慢城項目、奚仲山水鄰家鄉村項目】。“大而好”的旅遊項目招商難、簽約難、落地難,成為該市全域旅遊發展的壹大瓶頸。而且大部分旅遊景區形式單壹,遊客參與度不高,同質化明顯,旅遊經濟整體效益不高,帶動效應不明顯。在旅遊產品方面,缺乏拳頭產品和核心產品,水平低、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也阻礙了全域旅遊的高質量發展。

3.配套設施不足。交通網絡方面,市區沒有設置專門的旅遊觀光車,火車站、汽車站、景區之間的換乘系統不夠完善。部分景區道路不符合旅遊級道路標準,且在此次臺風災害中,石柱山、林夏、吳越古道等景區道路損毀嚴重,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在住宿接待方面,仍缺乏運轉良好的市級旅遊集散中心和高質量、有特色的餐飲住宿、文化娛樂,難以滿足旅遊消費者差異化的多層次需求。在景區設施方面,旅遊廁所、旅遊停車場、旅遊標誌等部分功能有待進壹步完善和提升。

三、經驗與啟示

從各地全域旅遊發展的成績來看,既是先進理念的催化,也是體制機制的推動。不僅僅是大型優質項目的帶動,更是小而精、小而美產品的加碼,這也為我市全域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1.總體規劃和清晰的發展藍圖。發展全域旅遊,規劃先行是第壹步。只有堅持“壹張藍圖繪到底,壹任接著壹任幹”,才能實現全域旅遊的長遠發展。建議:壹是建立全域旅遊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全市全域旅遊工作,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特別是加強全市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各類產業規劃的對接和協調。二是建立旅遊項目規劃設計實施的監督機制,確保全市所有旅遊相關項目和景區按照“風格統壹、突出亮點、經濟適用”的原則按需進行深化設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三是實施“青龍灣大景區”戰略,以青龍灣景區為核心,以皖南“川藏線”為主線,規劃串聯XX、青龍、湯芳、朱峰、賈魯、葫蘆等鄉鎮街道的精品村落、民宿、景區,形成山、水、人、食全方位立體旅遊網絡。

2.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並加強業務形式的支持。對內挖掘特色資源,對外吸引優質旅遊項目,是提升全域旅遊整體品質的兩個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這對於處於全域旅遊發展初期的寧國來說尤為重要。建議:壹方面要進壹步深挖旅遊資源,圍繞我市“紅房子文化、畬鄉文化、隆堯文化”,充分挖掘名人故居民俗等人文資源,促進旅遊提質增效。比如在紅樓夢文化園壹期的基礎上,以紅樓夢文化為紐帶,規劃紅樓夢中的美食、戲曲、園林藝術、雕塑藝術等旅遊業態。

以畬族文化為依托,做好畬族婚禮、篝火晚會、民族歌舞活動,生產銷售畬族頭飾、繡花鞋、古碑刻等旅遊紀念品。

以隆堯文化為特色,策劃隆堯現場參觀、DIY創意制作等互動體驗式項目,制作銷售隆堯手工紀念品。另壹方面,加強資源包裝整合,積極吸引國外項目。比如皖南“川藏線”周邊,可以吸引有實力的知名企業入駐,發展go上路營地、汽車旅館、露天電影院等。,並形成壹個覆蓋出行的產業鏈。圍繞“小三線”遺址,招商建設“小三線”文化觀光工廠和歷史紀念館,展出當年實物文物、歷史照片、雕塑模型,策劃知青遊、回鄉遊。再比如,最近發現的“愛情島”,可以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引進有實力的集團公司進行綜合開發,進壹步拓展青龍灣島的承載功能,打造青龍灣景區的全新亮點。

3.政府主導,創造社會合力。從各地全域旅遊的發展成就可以看出,在全域旅遊舞臺上單靠政府很難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並形成氣候。只有依靠政府政策引導,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投資、管理和運營,才能真正激發全域旅遊的內生動力。建議:第壹,盤活有效資產。借鑒易縣在解決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問題上的“委托管理”模式【在國有產權的前提下,由縣文物部門審核上報,鄉鎮與使用者簽訂相關協議,進行文化創意、展示交流等。],合理開發葫蘆絲老街、上潭古村等壹批歷史文化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是探索市場化運作。充分總結山門洞、紅杉林等景區市場化運作的相關經驗,以呂雯投資公司為牽頭,進壹步理順各類景區的產權關系,借鑒寧海景區資產證券化、天使投資等模式,推動社會資本參與旅遊項目建設,整合各類優質旅遊資源,加快集團化發展、綜合化發展。三是吸引民間資本。建議出臺相關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旅遊,引導更多民間資本發展旅遊產業。同時,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力弘揚“鄉賢文化”;

各旅遊鄉鎮積極開展整理家鄉聖賢工作,通過節日慰問、信息交流、走訪社交等形式,,以思鄉、鄉愁為紐帶,最大限度地贏得走出去的家鄉先賢的真心支持和回饋,促進他們關心和支持家鄉建設。

4.突出美化,裝扮景區環境。考察點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方面也形成了壹套獨特的方法和經驗。如XX鎮青陽村【石矛的江南發祥地,毛澤東的祖籍】,通過“黨建+”的方式,充分發揮村兩委和黨員的力量,推進村治,改善村容村貌,同時大力弘揚家風和民族修養,打造“千年青陽名士,書香門第,耕讀傳家”的石矛文化村。陳達鄉大成村立足村情,探索“黨建引領、文化激勵”的村治“陳達模式”,實施黨總支服務“七個壹”工程【壹把掃帚“掃”出壹片新天地,壹首村歌“唱”出壹片好鄉風,壹張網絡“織”出黨群零距離,壹張照片“照”出家和萬事興。建議:壹是進壹步深化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在重點旅遊鄉鎮建立黨建和打造服務品牌,號召黨員義務改善因災損毀道路等基礎設施,開展集鎮村垃圾清掃,實現“黨建+鄉村旅遊+誌願活動”常態化,為鄉村旅遊貢獻力量。二是結合移風易俗,將保護環境、文明誠信等與旅遊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使村規民約成為景區守則,通過黨風、鄉風、民風的改善,形成全域旅遊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落實鄉鎮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充分調動鄉鎮和街道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5.加強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旅遊業的不斷規範,需要政府、社會、行業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通過調研,我們也感覺到,各地的旅遊日常監管已經充分組織起來,步調壹致,卓有成效。建議:壹是完善政策法規。積極借鑒易縣在民宿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結合我市實際,出臺《民宿(農家樂)總體要求及分級》地方標準,從準入機制、日常監管等方面全面規範民宿(農家樂)經營主體秩序。二是探索綜合執法。在人員保障充足的前提下,探索成立旅遊管理綜合執法局,整合全市文化旅遊、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公安等主要職能部門的行政執行力,實現“壹部門處罰、壹隊伍執法、壹公章處罰”,全面提升旅遊市場綜合監管能力。三是加強社會監督。借鑒寧海“重點鄉鎮(街道)旅遊辦”、“網格化旅遊統計隊伍”、“行業協會旅遊監管體系”,充分發揮當地鄉鎮和行業組織的監管作用,對旅遊涉及的餐飲、住宿、娛樂等項目業態和從業人員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管,達到規範服務管理的目的。

6.精準營銷,唱響旅遊品牌。在自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旅遊宣傳和營銷的手段日益多樣化,各個考察點可謂“各顯神通,創意叠出”。建議:第壹,深化城市形象設計。通過邀請專業設計團隊,或采取有獎征集的方式,設計出全新的我市旅遊形象標識,將青龍灣、皖南“川藏線”、翠竹等形象生動融合,充分體現我市旅遊元素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達到讓遊客難忘的效果。二是精心策劃營銷活動。由鎮街牽頭,立足地方特色,精心包裝策劃宣傳營銷活動,在全市形成“月月有節,淡季有度”的旅遊氛圍。同時,加強對外合作,策劃創意營銷。比如,鐘鼎集團可以尋求與XXJEEP、奇瑞、比亞迪甚至奔馳、奧迪等知名汽車廠商的合作機會,計劃在皖南地區拍攝以“綠色、休閑、享受”為主題的汽車廣告,從而形成品牌營銷捆綁效應。三是加強自媒體應用。靈活運用Tik Tok、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渠道,策劃“Tik Tok挑戰賽”、“優秀攻略獎大賽”,引導遊客參與旅遊營銷。同時,進壹步優化智慧旅遊的引導程序,創造更多與潛在和真實遊客互動的機會,尋求與客戶建立情感連接,真正為全域旅遊插上信息化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