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信息 - 鞭炮如何影響糧食作物的生長?

鞭炮如何影響糧食作物的生長?

中國農業地理

中國農業地理

中國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為了因地制宜地實行農業生產的合理布局,必須充分認識各地區自然和經濟條件的特點,掌握農業生產區域分異的客觀規律。

農業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中國農業自然條件的主要特點是:

①光熱條件優越,地帶性差異顯著。中國的土地上有八個溫度帶,不同地帶的溫度條件不同,因此適合種植的作物類型和成熟系統也有很大差異。但除極寒氣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區氣溫條件優越。夏季大部分地區可以種植各種喜溫作物。水稻和棉花種植的北界是世界上最北的。暖溫帶和南方地區的作物可以改種(見中國氣候和中國土地資源)。

②豐富的水資源和極不均衡的區域分布,特別是水土資源的不平衡,對農業的影響很大。東南部的濕潤和半濕潤地區以及西北部的半幹旱和幹旱地區各占陸地面積的壹半左右。東南地區雨量充沛,雨熱同期,非常有利於植物生長。全國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東南部。西北地區降水不足,農業必須依靠灌溉。這限制了農業和林業的發展,大部分是草原和沙漠,成為天然的畜牧業區。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河流徑流量占全國的82.4%,而耕地僅占全國的38%。北黃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國的37%,而河川徑流量僅占全國的6.6%。

③山地比平原多。山地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3,平地只占1/3。山區自然條件的多樣性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利用方式,才能發揮其生產潛力。特別是我國東南部的亞熱帶和熱帶丘陵山區,都位於多雨濕潤地區,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具有發展林產品等多種經濟的潛力(見江南丘陵和東南沿海丘陵)。

④容易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在季風氣候下,降水的季節分布不均勻,尤其是年際變化。幹旱和洪水的威脅交替出現。冬季寒潮降溫可影響海南島。春秋低溫也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此外,沿海地區的冰雹、幹熱風、臺風對部分地區的農業也有較大影響(見中國寒潮、中國臺風、中國幹熱風、中國冰雹)。

⑤各地區農業自然條件的協調性不是很協調,各地區各有利弊。東北平原面積大,土壤肥力高,氣候不是很幹燥,但氣溫低,生長期短,易受寒害。華北平原遼闊,夏熱冬冷,水資源不足,旱澇堿面積大,變化幅度大。南方地區氣溫條件好,水資源豐富,植物生長發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少,降水變異性大,容易遭受洪澇災害。我國西北地區土地面積廣闊,太陽輻射強,光能資源豐富,夏季氣溫高,但嚴重幹旱缺水,沙漠、戈壁、鹽堿地分布廣泛。青藏地區地勢高,太陽輻射強度全國最高,但氣候寒冷,生長期短。

社會經濟條件

由於不同時期的農業墾殖歷史順序、民族生活習慣、人口密度、工業交通城市分布、國民經濟需求等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在相同或相似的自然條件下,往往會出現不同的農業特征。在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農墾歷史已經超過3000年,而在東北和內蒙古東部,只有壹兩百年甚至幾十年。兩地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藏族、蒙古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長期從事畜牧業,漢族、維吾爾族、回族長期習慣於農業。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區域,基本上都是牧區和農區所在地。朝鮮人民擅長種植水稻,中國東北的水稻分布區曾經是朝鮮分布區。人口密度影響農業勞動力的保障程度和農產品的需求程度,從而影響土地利用的集約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國大面積復種指數最高的地區不是位於熱帶、人口稀少、灌溉不發達的海南島和西雙版納,而是人口密集、灌溉發達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長江三角洲。中國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往往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這和勞動力充足,精耕細作有關。而糧食的商品率不僅與單位面積糧食產量有關,更重要的是與人均耕地面積和當地糧食自給需求有關。因此,人均耕地面積最大的黑龍江省,其糧食商品率最高。至於壹些不便於長途運輸的農作物的分布,如甘蔗、甜菜和蔬菜、園藝、奶牛養殖等,則與加工業、交通條件、城市分布等有直接關系。

土地的農業利用和改良

據粗略估計,我國約74%的土地資源已經或可以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

①耕地。全國耕地約9567萬公頃,復墾指數9.97%。耕地分布極不均勻,90%以上分布在大興安嶺經長城到青藏高原東緣壹線以東。黃淮海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墾殖指數可達50-60%,四川盆地為40%,東北平原為20-30%,江南丘陵地區壹般在10-20%左右。西部地區耕地少,主要集中在山麓平原的壹小塊沃洲,廣大高原山區耕地少。宜農荒地資源估算***0.3535億公頃,其中質量好的只有0.1億公頃,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和新疆,其余多為質量差、開墾投資大的土地,多為適宜放牧或林地。處置不當容易造成農林牧矛盾。

從北到南,不同種植制度之間的耕地生產水平差異很大。東北、內蒙古、甘新、青藏及黃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35%,基本上壹年收獲壹次,部分仍為輪作撂荒,復種指數低於100%。華北大部分地區實行兩年三熟制,復種指數為120 ~ 150%。長江流域和華南壹年兩到三茬,復種指數180 ~ 250%。部分地區人口稀少,勞動力不足,水利灌溉保障程度不高。雖然地處亞熱帶或熱帶地區,生長期長,但復種指數不高,甚至每年仍有1塊耕地。因此,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提高耕地復種指數的潛力都很大。但也有壹些地區人口多,有機肥用量少。片面強調提高復種指數,必然導致土壤肥力的下降或次生潛在肥力的出現,實際上是在搶奪土壤肥力。這種情況亟待改善。

在中國,單位面積產量往往比旱地和冰灌區高50%甚至200%以上。因此,興修水利,解除旱澇威脅,是提高耕地生產力,真正穩產高產的關鍵。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灌溉面積從0.1.53億公頃增加到1.990年的0.474億公頃,占全部耕地的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強。旱澇保收面積約占耕地的1/6。仍有70%的旱地沒有灌溉設施(其中壹般不需要灌溉的南方旱地約占19%)。水田占耕地的26.67%,其中約90%分布在淮河尾閭以南,但部分地區沒有水利設施或水利保障程度較低。

現有耕地約1/3為各類低產耕地,其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約占50%,澇漬鹽堿地約占20%,沙地和幹旱耕地約占23%,低產水田約占7%。

建國以來,隨著國家基本建設、城鄉聚落、交通、水利的發展,占用耕地的現象相當嚴重。年均占用耕地約83.3萬公頃,多年累計為0.31億公頃,而同期填海擴大的耕地面積約為0.3.2億公頃,大致相當。中國耕地總面積略超過50年代初的水平。

②草原。適合放牧的草地占國土面積的1/3以上。草原面積雖廣,但種類繁多,草的產量和質量差異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原是中國主要的畜牧業基地。但長期以來,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面積僅占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積的1.5%,大部分是靠天養畜。草地產量的年際和季節變化直接影響畜牧業生產,使牧區牲畜長期處於“夏飽、秋肥、冬瘦、春死”的狀態。多年來,牲畜數量的增長遠遠超過了草原的承載能力,大多數牧場都超載過牧。在壹些地區,草原因過度耕種、薪柴和藥材而遭到破壞,導致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據估計,北部和西部牧區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23%,平均產草量減少30-50%,且質量惡化,食用草比例下降,毒草增多。因此,必須大力提高天然草地的利用率,加強草地建設。我國中南部地區草坡的特點是產量高質量差,粗纖維含量高,草地分散,坡度大,土壤薄,容易造成強烈的水土流失(見《中國草地資源》)。

③林地。我國森林面積1246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2.98%,與22%的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遠。地區分布極不均衡。東北的大興安嶺和長白山是中國最大的林區,其次是川西、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西南的其他山區。內蒙古東部、東北三省、江南各省,森林覆蓋率在25-30%以上,廣大農牧區甚至少林無林。華北平原覆蓋率小於10%,西北地區小於1%。林地面積中,用材林占73.2%,其次是經濟林、防護林、薪炭林和竹林。現有林地利用中,交通便利的林區普遍存在重采輕建、超采濫伐現象,更新跟不上采伐,森林資源日益減少;交通不便的偏遠林區不開發利用,過熟林比例大,自然病害多,腐爛損失大;森林火災也很嚴重。人工造林普遍質量低,成活率低,森林面積小。除現有林地外,還有疏林地、灌木林地、未開墾林地、苗圃地和各種宜林荒山荒地,約占國土面積的15.8%(見中國森林資源)。

④內陸水域。我國內陸水域約266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8%,是發展淡水水產品的主要場所。其中河流126萬公頃,湖泊08萬公頃,池塘和水庫0660萬公頃。其中92%左右分布在愛輝-蘭州-騰沖的東南部,自然條件對淡水養殖十分有利。但多年來,重漁輕農占耕地面積的73%,湖泊只占25%。不合理的圍墾使湖塘面積大幅度減少,汙染水域面積大,截斷水利設施,破壞了魚類的生態環境。從我國農地利用現狀來看,適宜的草場和林地遠比適宜的農田(耕地和荒地)廣闊。但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往往只註重耕地的利用和改良;相反,對於廣大的草原、林地和內陸水域,是多利用少改良建設,或是搞掠奪性的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捕撈,或是任其荒蕪,或是破壞森林、草原、水面,從而破壞林、牧、漁業的資源基礎。中國要發展農業,必須著眼於960萬平方公裏的廣大土地,因地制宜,綜合合理利用,挖掘巨大的土地生產潛力。

農業生產結構

1990我國農業總產值7662.09億元,其中種植業占58.49%,林業占4.31%,畜牧業占25.63%,副業占6.21%,漁業占5.36%。除西藏、青海、內蒙古外,畜牧業比重略高。這是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的結果,與中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特別大有關,也是多年來忽視多元經營發展的結果。

這種結構的主要缺點是:

①農業生產結構的單壹性與自然資源的多樣性不相適應,自然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②經濟效益低,農業成本高,純收入比重小。

③以大田作物為主的農業經濟,經不起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澇、幹旱)的考驗,具有很大的脆弱性。1978後,農業結構已初步調整,農村經濟正轉向多部門綜合經營。農村社會總產值從1978年的2037.54億元增加到161921億元。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68.6%下降到46.1%,農村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餐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31.4%上升到53.9%。中國單壹的農村農業結構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農業生產布局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①糧食生產布局。糧食生產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中國各縣市都有自己的組合特點:壹是在淮河以南、秦嶺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水稻占糧食總產量的70%甚至90%以上。平原地區雙季稻較多,旱地以玉米和紅薯為主,但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區,尤其是西南地區,玉米和紅薯的比重也很大。二、淮河秦嶺以北、六盤山以東、長城以南,以冬小麥、玉米為主,其次是高粱、紅薯、大豆、谷子。第三,玉米、大豆、春小麥、高粱、谷子是東北地區的主要農作物。20世紀60年代以後,玉米迅速擴張,而大豆、高粱、小米減少很多。第四,在內蒙古及長城沿線,糧食作物種類繁多,主要有春小麥、玉米、谷子、蓧麥、土豆、小米、高粱、大豆等。第五,沃州西北水澆地農區以春小麥為主,其次是谷子和黍。南疆等地以冬小麥和玉米為主。第六,青藏高原以青稞和春小麥為主。

建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發展迅速,1990年的糧食產量是1949年的3.9倍。其中1953 ~ 1990平均增長2.7%,1981 ~ 1990平均增長3.4%,但各年間很不穩定,好年景和壞年景波動較大,全國糧食單產為1990。

1990年,全國人均糧食社會占有量為393.1公斤,糧食商品率為36.6%。為了滿足國家商品糧的需要,提高糧食的商品率,在普遍提高各地區糧食產量的同時,要有重點地選擇和建設幾個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見《中國糧食作物地理》)。

②經濟作物的分布。經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逐年上升,190年達到14.4%,主要是棉花(占經濟作物面積的26%)和油料作物(占經濟作物面積的50.90%,主要包括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和胡麻),其次是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此外,還包括不計入農作物種植面積的茶、桑、果、膠等木本經濟作物。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雖然比糧食小得多,但產值和商品率都很高,在滿足人民多方面需求、增加農民收入、提供輕工業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多數經濟作物都有自己的集中分布區。20世紀50年代初,大多數經濟作物大面積種植,產量穩步增長。從50年代後期開始,經濟作物面積減少,種植分散,管理粗放,產量減少,商品率下降,棉、油、糖不能自給。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由於對忽視經濟作物的糾正,經濟作物面積擴大,棉花、花生、油菜、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煙、茶葉、蠶繭、水果等大部分經濟作物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見《中國經濟作物地理》)。

③畜牧業生產布局。1949以來,全國畜牧業大發展。到1990,大牲畜達到13021萬頭。生豬36240.8萬頭;21002438+0萬羊;大小牲畜總數達到70264.9萬頭,是1949的3.39倍。但畜牧業仍是農業經濟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畜牧業產值比重低,人均畜產品少。1990年,畜牧業僅占農業總產值的25.63%,人均年產肉22.1公斤,年產蛋6.95公斤,接近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全年產奶量只有3.64公斤,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牲畜多,產出率很低。1990年,豬的出欄率只有87.84%,牛的出欄率更低。三是牲畜生長很不穩定,廣大牧區基本“靠天養畜”,抗災能力弱,牲畜年死亡率超過5%。

為加快畜牧業發展,農區應擴大飼料作物種植,發展飼料工業,提高生豬出欄率和產肉量,改善畜禽結構,提高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半農半牧區要逐步過渡到畜牧業,農牧結合;牧區要大力加強草原管理和建設,改善畜群結構,加快畜群周轉。城市郊區和工礦區要建立和發展現代畜牧業,增加肉、奶、蛋、禽產品的供應。同時,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逐步建設壹批不同類型的現代穩定、優質、高產畜牧業生產基地(見《中國畜牧業地理》)。

④林業布局。1949以來,歷年累計造林保存面積2800萬公頃,自然更新封山育林3260萬公頃。木材年產量從50年代初的500多萬立方米增加到5000多萬立方米,增長了9倍多。林產品產值增長17倍。但是,無論是木材還是林產品,都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業仍然是中國農業經濟中非常薄弱的部門。造林、育林、護林、木材生產都有很多問題需要逐步解決(見《中國森林資源》)。

進壹步發展林業生產,要把整個林業納入以營林為基礎的軌道,重點建設東北和西南兩大林區;加強廣大農業地區的植樹造林;充分發揮南方亞熱帶和熱帶丘陵地區的林業生產潛力;建設以木本油料為主的經濟林和皮棉產品生產基地;在黃土高原和北方幹旱地區大力發展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林。

⑤水產養殖布局。1990年,全國水產品總量達1237萬噸,是1949年產量的26.5倍,但人均水產品總量僅為10.8公斤。海洋水產占57.7%,以捕撈產量為主(77.28%),水產養殖產量相對較少(22.72%)。淡水水產品中,水產養殖產量占84.92%,捕撈產量占15.08%。長江和淮河流域擁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集的水網,淡水水產品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珠江流域次之。水產生產的進壹步發展主要在於水產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發展人工養殖和資源增殖,建設壹批海水和淡水養殖基地(見《中國水產資源》)。

農業區劃概述

中國可綜合劃分為以下10個農業區:

①東北農林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地區。農業墾殖歷史短,墾殖面積廣,森林資源豐富。是中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木材供應基地,也是重點墾區。大豆、甜菜、亞麻和溫帶水果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發展這壹地區的農業生產,必須克服自然災害的威脅,特別是低溫冷害,改變粗放的種植習慣,大力提高單位產量。同時,合理開墾荒地,建設高產穩產的商品糧基地;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采育並重,建設可持續的采伐基地。

(2)內蒙古及長城沿線的畜牧、農林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以東的地區和從遼寧到寧夏的長城沿線地區。草原遼闊,農牧業兼營,在全國畜牧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發展這個地區的生產,必須因地制宜,逐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堅持以畜牧業為主,畜牧業與農林相結合的方針;合理利用和建設草原,逐步擺脫靠天養畜的狀態;以草定畜,阻止草原繼續退化和沙化;穩定農區耕地,以提高單產為重點,逐步實行糧草輪作;營造防風固沙林。

③黃淮海農業區。包括長城以南的黃淮海平原、淮河以北、太行山及山東省的丘陵地區,是我國小麥、高粱、谷子等旱作物的主產區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煙等經濟作物的集中產區。該地區農業發展的關鍵是旱澇堿綜合治理,實現水利化,改良低產土壤,大幅度挖掘增產潛力,實現穩產高產;因地制宜建設糧食和經濟作物商品生產基地;改變農業結構過於單壹的局面,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漁業生產。

④黃土高原農牧區。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是重要的旱雜糧產區,但水土流失極其嚴重,是我國突出的低產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的關鍵是把合理利用土地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結合起來;利用川、平、塬建設穩定高產的農業生產基地;逐步退耕還草造林,盡快擴大草地和林地比重,實施農牧林綜合開發;以流域為單位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⑤長江中下遊農林區。包括懷克-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雪峰山以東的廣大地區。是我國水稻、棉花、油茶籽、大麻、茶葉、絲綢、木本油料、生豬、淡水、水產品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產區,農業經營集約化,復種指數和糧棉產量均居各地區之首。發展農業的關鍵在於加強水利建設,克服水旱災害的威脅,改進耕作制度,合理利用丘陵山區和淡水地區,大力發展亞熱帶經濟林、用材林、畜禽和水產養殖業。

⑥西南農林區。位於秦嶺南麓,百色-新平-盈江線以北,宜昌-漵浦線以西,川西高原以東,包括川滇黔大部地區、陜南和湘鄂西,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和油菜、烤煙、甘蔗、生豬、經濟林、用材林生產基地。然而,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不高,增產潛力很大。發展農業的關鍵在於大力發展丘陵地區的水利,改造低產田,提高單產;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建設用材林和經濟林基地,發展多種經營。

⑦華南農林熱農區。位於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線以南,包括福建南部、兩廣大部分、雲南南部和臺灣省。農業經營集約化,大部分糧食產量高。是我國蔗糖和熱帶亞熱帶水果的主產區,也是橡膠、椰子、劍麻、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唯壹產區。發展該地區農業的關鍵是發揮該地區的自然優勢,建設以橡膠為主的熱加工基地、制糖基地和熱帶水果、經濟林、用材林生產基地;大興水利,克服水旱災害,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糧食自給水平。

(8)甘新的農牧區。位於包頭-鹽池-天祝線以西,祁連山-阿爾金山以北。農業基本完全依靠灌溉,農業面積小而分散。沙漠和山地牧場用於季節性遊牧,甜菜、瓜果、長絨棉和畜牧業生產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該地區農業發展的關鍵在於合理開發利用該地區有限的水資源,改良鹽堿地;調整季節性草場,加強草地建設,實行農牧結合;造林種草,防風固沙。

⑨青藏高原農牧林業農業區。是中國最大的牧區,大牲畜和羊的數量最多,人均牲畜數量最多。南部和東南部擁有中國第二大森林區,農業主要限於東部和南部的山谷低地。主要的牲畜、作物和樹種都具有高寒地區的特點。地廣人稀,農牧業經營粗放,生產水平普遍低下。要進壹步發展這壹地區的生產,必須加快建設堅實的飼草生產基地,擺脫靠天養畜的狀態;提高牲畜質量,調整畜群結構;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加快林業生產和建設;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該地區建立糧食基地。

⑩海水產地。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臺灣省以東的西太平洋,各海域魚、蝦、貝、藻種類繁多,資源豐富。發展海水養殖,要統壹規劃,合理布局,調整或降低沿海和近海捕撈強度,保護和增殖海水養殖,大力發展海水養殖,建設海水養殖基地,根據海水養殖資源增殖變化規律,積極發展近海和遠洋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