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租赁公司 -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成就如何?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成就如何?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臨夏自治州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逐步探索出壹條符合臨夏實際的經濟發展道路。在1980全面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1983年初全面推開,制定了“六支八準”政策;1984年作出松綁放權的“二十八條”決定,提出“向東向西,向南向北”的全方位開放政策;1987提出了“夯實基礎,發展勞務,以商促工,以工促農”的經濟發展路徑;根據黨的十四大精神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漳州市第七次黨代會從65438至0993,將其發展思路充實完善為“加強農業基礎,加快工業發展,發展第三產業,興辦大型鄉鎮企業,完善市場體系,穩定解決溫飽問題”。1994為著力解決國貧民困問題,提出了“以工商富州縣,以果牧富民”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的基本思路,即“種好莊稼樹,發展畜牧業搞勞務,基地建設成規模,深加工系列發展,科教興農加服務,創造高產優質高效”。20年來,自治州各級黨政機關按照這些思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經濟,取得了顯著成績。1998年,預計全州生產總值20.7億元,比1980年增長2.9倍;農業總產值8.89億元,比1.978增長1.87倍;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增長29.8倍;財政收入1,41.3萬元,增長9.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904元,增長17.5倍。泉州呈現出政治穩定、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州委州政府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千方百計增加農業投入,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加強農業基礎。1978以來,有效灌溉面積增加148800畝,“三田”增加351400畝,修建集雨坑52700個,增加灌溉面積86000多畝。認真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推廣地膜覆蓋種植、間作套種和良種推廣等農業實用技術,湧現出壹批“雙千田”、“噸糧田”。糧食生產穩步增長,1988、1993、196年糧食總產量分別達到3.5億公斤。大力發展林業和畜牧業,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16.2 9%,肉類總產量達到4.8萬噸,畜牧業商品率達到71%。工業生產穩步增長。積極發展地方民族產業,制定和完善壹系列扶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引導和支持群眾辦地方產業,使泉州的產業在規模和數量上快速發展。從1993開始,工業總產值每年增長29%。1995年,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國民經濟結構逐步由傳統農業型向工業化方向轉變。以加工業為主的鄉鎮企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占據了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1998泉州鄉鎮企業23257家,總產值37.8億元,比1978增長182倍。貿易和商業繼續活躍。臨夏各族人民,特別是穆斯林,依托臨夏的地緣優勢和民族商業的傳統優勢,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或本地經商,或異地交通,在東西方商品交易中充當“二傳手”,使臨夏成為西北主要的商品集散地。泉州市場每年提供700多萬張牛羊皮、2萬多噸羊毛、20多萬立方米木材、260多萬公斤茶葉、500多萬米服裝面料,商業輻射覆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近年來,泉州建成了壹批具有壹定規模的綜合市場和各類專業市場。泉州的市場由25個增加到138,形成了批發、中轉、零售三級配套的市場網絡,州內外相連,促進了商貿流通的進壹步活躍。從65438年到0998年,泉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6億元,市場貿易成交額8.58億元。

非農產業快速發展。臨夏勞動力資源豐富,全州70多萬農村勞動力有壹半是富余的。州委州政府充分利用這壹優勢,組織鼓勵農民從轉移勞務入手,大力發展非農產業。泉州轉移的勞動力從開放初期的每年4萬多人發展到現在的近27萬人,收入2億多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整個農村經濟中,非農產業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從1978提高到14.4%到50.2%。泉州農民來自非農產業的純收入占總收入的50%以上。非農產業的發展改變了以單壹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農村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農業產值之比從978年的1.42: 1變成了現在的1。

非公有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州委州政府從自治州人多地少、國有經濟薄弱的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制定了壹系列放開搞活個體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措施,極大地發展了非公有制經濟。截止1998年末,泉州市註冊個體工商戶24034戶,從業人員38970人,註冊資本11194萬元;私營企業502家,從業人員8762人,註冊資本30722萬元。從65438年到0997年,全州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35億元,占全州國民生產總值的22.3%。非公有制經濟占泉州市工業總產值和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78.8%和64.9%。在促進商品生產、脫貧致富、擴大就業、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我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效。臨夏州7個縣分別被1983、1987、1990列為“兩個西部地區”建設扶貧縣,7個縣均被1993列為國家扶持縣。國家和省先後投入扶貧資金618萬元。州委州政府堅持扶貧開發,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推動貧困水平逐年下降。1983以來,每年脫貧4萬人,八五期間每年脫貧5萬人。“九五”期間,根據中央提出的在本世紀內消除絕對貧困的要求,繼續加大扶貧力度。每年有超過65438+萬人脫貧,到198年末,農村貧困水平下降到13.6%。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壹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政策得到落實。泉州國有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和轉變所有制為重點,積極進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其他形式的改制,對虧損企業進行兼並、拍賣、租賃,不斷增強企業活力。糧食流通體制、城鎮住房制度和科技、教育、衛生、金融、稅收、規劃、投資等改革進展順利。積極擴大對外聯系和交往,發展外向型經濟,在南京、北京、深圳、拉薩、蘭州等城市設立了10辦事處和穆斯林經貿公司,與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經濟合作關系,達成經濟合作項目120多個,引進資金3400多萬元。累計出口20.9億元,出口創匯4900萬美元。自1990以來,已有12家外商投資企業被招商引資並獲批,總投資960萬美元,外資362萬美元。6個縣(市)被確定為新開放縣,自治州獲得外貿出口自主經營權。

發展潛力進壹步增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八五”期間,自治州的基礎設施和基本生產條件改善最快。壹大批重點工程竣工,泉州農業、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城鎮等基礎設施進壹步加強。全州通電村由1978年的88.56%提高到100%,臨夏市、和政縣實現農村初級電氣化,7個縣(市)用上了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泉州程控電話已並網,市話容量5.26萬門,農村電話容量1.6萬門,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已陸續開通。特別是1994以來,自治州抓住被國家民委、國家體改委定為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機遇,以國慶為契機,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多渠道籌集資金,大力建設城鎮、道路、市場,全州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從1994到1998,泉州* *共籌集各類資金1253億元,其中群眾投入9.37億元,國家、單位、集體投入316萬元。臨夏市及7個縣普遍進行了改造和拆除,新建樓房265545棟。新建和改造道路1.536條,道路6423公裏,汽車村村通,交通條件大大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速度和成效在自治州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推進。州委、州政府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法,制定實施自治州、兩個自治縣自治條例,堅持“兩個離不開”教育,表彰獎勵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合作繁榮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之間和民族內部大團結。大力發展民族教育,少數民族兒童入學率達到85.1%。積極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不斷壯大,占幹部總數的39.6438+09%。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慎重穩妥處理宗教方面的問題,引導信教群眾特別是信教群眾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確立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泉州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由1987年的2533個增加到3799個,取得科研成果394項,其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46項。地膜覆蓋、溫室養畜等科學技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堅持教育優先戰略,大力發展教育。泉州有各級各類學校1,389所,在校生24.57萬人。泉州市適齡兒童入學率由1.978年的77.7%提高到89.5%,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9%,泉州市人口覆蓋率達到79%。計劃生育開始向常態管理過渡,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73年的28.7‰下降到12.04‰。醫療衛生機構由自治州成立時的28個增加到170個,醫院床位由72張增加到2031張,衛生技術人員由240人增加到3186人。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57.93%和66.75%,所有縣(市)都開通了有線電視。文化、體育、環保等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的衣食住行條件大大改善。